书架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三字经(4)[第2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1]孝经:孔子所作,以明孝道之书,共十八章。[2]通:贯穿。[3]六经:指《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春秋》。[4]始:才。

各朝各代的兴衰,都是有内涵启事和外在启事的。商纣的残暴荒淫,引发各诸侯国的激烈不满,“仁政必兴、暴政必亡”。其二,周朝之前虽是诸侯国,但农业发财,这就意味着国力强大,为讨伐商纣供应了物质根本。周朝的汗青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被杀之前是西周,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后是东周。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上演“狼来了”的故事。仇敌真来打击时,周幽王再点烽火已不能调集诸侯了,周幽王被杀,太子周平王继位。

[1]典:典章轨制。[2]谟(mó):大臣向天子陈述良谋建言献策的事迹和言辞。[3]训:劝戒训导帝王的言辞。[4]诰(gào):晓谕公众百官的政令布告。[5]誓:出师警告将士的言辞。

我周公[1],作周礼[2],箸[3]六官[4],存治体。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诗既亡[1],春秋作,寓[2]批驳[3],别[4]善恶。

《尚书》的内容分六个部分:典是立国的章法原则;谟记录治国的策画打算;训即大臣劝戒的言辞;诰即国君的政令布告;誓为起兵的出师文告;命为国君的号令,笔墨通俗难懂。

[1]夏:国号。[2]禹:传说中太古部落联盟的首级夏禹王。[3]商:国号。[4]汤:商王朝的建立者汤王,又称成汤、商汤。[5]周:国号。

[1]连山:书名,相传为伏羲氏作,又称《连山易》。[2]归藏:书名,相传为黄帝作,又称《归藏易》。[3]周易:书名,周文王、周公、孔子作。[4]详:详确,晓得。

经籍和子书都体味贯穿后,能够再学习史乘,讲求各朝各代的世系,体味它们的兴衰委曲,从汗青中接收经验。

“四书”熟谙晓得,《孝经》融会贯穿,那么便能够学习儒家的“六经”了。

经传读懂以后能够读诸子百家。子书庞大,必须挑选归纳知识要旨,并且熟记事件的本末因果。

也有《三字经》版本此句为:“诗书易,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此处选用通行版。

【解读】

夏传子[1],家天下[2],四百载[3],迁[4]夏社[5]。

禹把帝位传给本身的儿子启以后,天下今后成为一个家属统统。用时四百多年以后,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夏朝的统治。

【解读】

大禹以后,大禹的儿子启担当了王位,导致禅让制退出了汗青舞台,中国汗青今后进入了家天下的期间。中国的汗青持续了几千年的家天下统治期间,直到颠覆独裁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天下性反动即辛亥反动的产生,才结束了最后一名满族天子,今后家天下的统治期间才真正结束。

承担发蒙课本的《三字经》天然把汗青的演变头绪闪现出来,每句话都储藏着丰富的汗青故事。商汤伐夏建立了商朝,并缔造了光辉的殷商文明,而商朝末代的纣王一如夏桀王的残暴无道又被厥后的周文武王讨伐,从而结束了商王朝。汗青老是以惊人近似的体例进步着。今后,夏桀、商纣也成为暴君的代名词。

《国风》《风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诗歌内容丰富、豪情深切,值得我们吟诵。

【解读】

【注释】

【解读】

【注释】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超级单兵    废后有喜    萌宝来袭:总裁爹地束手就擒    都市之我为宗师    圣师重生    独步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