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三国之最风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64 田边断案(下)[第1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公然不错,荀贞说道:“你们晓得春秋么?本朝之前是秦,秦之前是战国,战国之前是春秋。春秋时有一个国度叫许国,许国国君有一个儿子叫许止。有一天,许国国君抱病了,许止很孝敬,就给他找来了一副好药,本是美意,谁晓得在吃完这服药后,许国的国君却死了。……,你们说,这个许止是孝还是不孝呢?”

荀贞笑道:“法者,科罚也。律者,束缚也。法律应当平之如水,如许才气禁刁悍。王甲说得不错,按法办事,正该如此。”

“一匹缣长数丈,织造不易。我把它断成了两半,若他真是此缣之主,又岂能不抱怨?这三百钱你不必还我了,只当是给你的赔偿罢。”

时髦看着他拜别,登车远走,心中想道:“此人这一拜别,来日县中必又会再添一段嘉话。”

许仲不熟谙,不能答复。有认得的乡民答道:“这是从阳翟来的上师。”

“不过?”

荀贞挥手,令小任把此人手里的半匹缣、三百钱夺下,叮咛说道:“送去本亭,教本亭亭长依法严惩。”等小任把此人押走,他亲将缣交给四十多岁的那人,说道,“刚才因你二人各执一词,难以断案,故此,我把你的缣分红了两半,现在本相明白,这半匹缣还给你。”

“依律:‘盗赃值过六百六十钱,黥为城旦、舂。六百六十到二百二十钱,完为城旦舂’。这匹缣布值钱六百以上,你的罪过轻则完为城旦舂、重责黥为城旦舂。你如现在承认,便饶你不黥;你如不肯认罪,我必从重惩罚!”

荀贞等了会儿,见无人答话,又说道:“这许止固然毒杀了他的父亲、许国的国君,但本意倒是出於孝心。如果是以就指责他弑君,定他的罪,那么我且问尔等:今后另有谁敢再给君父献药呢?”

“对,承平道的上师。骑马此人名叫波连,他的兄长波才乃是本郡的承平道渠帅。”

他眼里看着荀贞,暗里下定决计:“便不说这份知遇之恩必然要酬谢,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只为了今后的出人头地,也必然要经心极力地为荀君效命!”

这王甲虽是乡间人,没读过书,不识字,但是这一番话说得倒是很有事理。旁听的乡民们中就有好几个连连点头称是,同意他的定见的。

围观的乡民大眼瞪小眼,有一个胆量比较大的说道:“程三之子固然打了程三,但实在是为了救父,这,这,……,他固然冒犯了律法,但仿佛不至於极刑。”

就在此时,有四小我分红两拨,从官道高低来,走至近前。世人看去,倒是方才拜别的许仲、小任和那两个争缣的乡民。许仲与小任一人带着一个,来到荀贞面前。

――究竟上,许止在献药这件事是有做错的处所的。遵循礼,儿子、臣子给父亲、君上献药,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个是献药前儿子、臣子要先尝,一个是如果不是三代以上行医的医家,是不能请来开药的。遵循《谷梁传》的说法,许止在献药前没有尝药;而又遵循当代经学大师服虔的说法,许止实在是尝了药的,只是他找的这个大夫不是出自三代行医的医家。

两汉四百年,前汉民风朴素,重义轻死,明朗直露,后汉儒学渐深,生长为士人重名节,而到汉末,又由好名节生长为清议、清谈,世风也突变成萧洒通脱、率性率真。这三者一脉相承,再今后就又因战乱等等身分干脆生长成了魏晋风骚。这个功曹书佐明天的行动就很有东晋时王子猷雪夜访戴,兴尽而返的意义,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荀贞刚才断案的时候一向和颜悦色,此时突然变色嗔怒,王甲吓了一跳,脑海里立即闪现过一个个第三氏族人被捕时的场景,胆气立消,惶恐惊骇,汗流浃背,跪伏在地,不敢再言。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三国之杀伐系统    巫师传奇之旅    我和猛鬼有个约会    罪恶边沿    盛世锦爱,惹火娇妻宠上瘾    魅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