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文直[第1页/共3页]
……
“虞经才?”荀贞没传闻过这个名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壮不尽力,老迈徒伤悲”。这首诗,荀贞在宿世上学时就读过,只知诗名是《长歌行》,知名氏所作,不知出自那个之手,问道:“何人?”
“季智答曰:‘以我之见,鹰鸇虽威,不如鸾凤之美’。”
……
“县君厚爱,贞实惶恐。”
朱敞最早那句话本就是摸索他的,此时听他照实相告,更加高兴,笑道:“那乡亭高素倚仗阳翟黄氏为背景,夙来放肆乡里,恶名传遍县乡。荀君任职繁阳,不到两个月,不但将本亭部管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能感化外亭豪强。……,荀君可知,现在县人都奖饰你有‘导人向善’的高贵品德!并夸奖你扬了荀氏高名!”
1,《长歌行》。
公然是想拔擢荀贞。主记是“门下五吏”之一,乃是上官的靠近之臣。从亭长一下被拔擢为主记,可谓“一步登天”。荀贞心道:“是接管,还是不接管?”
再后边,即县君的居处了,一个三进院落,清算得非常整齐,院中有树、有菜畦,房屋略显陈腐,但很洁净。院门口有门卒保卫,入内有家奴服侍。
有的则是因“官名”为姓,比如“马”,出自赵氏,因其鼻祖赵奢号曰“马服君”,子孙故觉得氏;又比如这个“卿”,来源便是因其鼻祖曾被拜为“上卿大夫”。
“荀君,你家学渊源,自不必去太学肄业,但我虽鄙人,却也想学一学王涣,不使他专美在前!……,我本日请你来,便是为了此事。”说到这里,朱敞含笑看着荀贞。
“虞卿娶妻曾氏,生有三子,宗子名叫卿秦,年十八,为燕将,与赵国战,被廉颇所俘,幸其父为赵相时,有功於赵,故被开释不究。厥后,他又从燕太子丹,参与了刺秦一事。秦并天下后,逐太子丹、荆轲之客,卿秦在被追缉之列,於是避祸渤海,厥先人因此复姓为虞。”
“荀君谦之过火。地虽十里,亦十里之宰。君家虽前有大贤、后有豪杰,但是以你管理繁阳的才调而言,或许尚不及前贤,但涓滴不逊平辈!……,客岁,你随仲通来见我,自求为亭长,说不肯为案牍劳形之吏,而愿为昂首做事的亭长,并举了陈留仇季智作为例子。诚恳说,我初不觉得然,以今观之,君非大言,果有干才。……。荀君,你可知我本日请你来是为何事么?”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贞之心愿,只求百姓安康,固然累,乐在此中。”
颍阴县贤士辈出,能来此地当县令的非名流不可。如前汉末年的贾徽,乃贾谊以后,本朝桓帝年间的苑康,与大名士郭林宗亲善。又及丘祯、徐晏等人,无一不是当时豪杰。
“虞经才是卿仲辽的祖父?……,那为何一个姓虞,一个姓卿?”
“贱名不敷提,鄙人文直。”
县吏问道:“荀君,你刚才援引‘朝露日晞’一句,可晓得此诗系何人所做么?”
“王涣因此说道:‘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遂以一个月的俸禄,帮助他去太学读书。”
荀贞心道:“当今之世,南阳与颍川、汝南两郡齐名,都是人才济济,当真名下无虚。”
荀贞老诚恳实地说道:“买桑、修墙、安抚孤寡诸事,我虽出了点钱,但大部分用度都是乡亭高素所出。贞不敢掠人之美。”
荀攸曾暗里对荀贞说:“今之县君,论名誉,或不及贾、苑,却正与丘、徐比肩。”算是中允之言。
“仇季智为蒲县亭长时,以德化人,考城令王涣闻其名,署为主薄,当时问他了一句话:‘你在任亭长的时候,听到别人的错误后,不给他定罪,却用德行来感化他,莫非是贫乏像鹰鸇一样的威猛心志么?’……,荀君,仇季智如何答复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