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千秋谋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惊风乱飐 (下)[第3页/共5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思卿道:“让太医好好给宁嫔看看,开些宁神的方剂。叮嘱宁嫔宫里的人,别胡乱弄符水、狗血、丹药。再送些辟邪的东西给她。妆台上阿谁剔红盒子里的就好。你去一趟。”思卿一面说一面给菱蓁递眼风,菱蓁会心,低头承诺着走了。

一股异香幽幽飘来,思卿以袖掩开口鼻,眉头不由一皱——这清楚是迷香的味道。

端王府书房内烟雾环绕,端王与幕僚们方才散会。素色纸伞搁在了书房外的滴水檐下,暴露一张柳眉樱口的粉脸——恰是明天在孟光时营帐中弹琵琶的那名营伎!

黑影渐渐的挪动着,萧绎一开口时,声音有一丝干涩:“还没有睡着?”

萧绎见思卿穿得薄弱,因而去握思卿的手,感觉本身仿佛握了一块冰,问:“手如何如许凉?”因而解开本身氅衣的绦子,亲手给思卿披在身上。

隔着一扇檀木大屏,外间正殿里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入萧绎耳中。

萧绎晓得多说无益,转而笑道:“你今儿火气好大。”

宁嫔何氏是先皇后的族妹、左相何适之的族女,身份高贵,一众嫔妃都让她三分,故而无人去接李美人的话。

端王走到外省,见左相何适之谀笑着走近施礼道:“见过王爷。下官有一事,想就教王爷。抚州案……”

思卿盖好礼盒的盖子,将盒子交给颤颤巍巍不大敢伸手去接的菱蓁,叮咛菱蓁,“好好安葬。”口里又道:“端王的忠心倒是表得完整。归家便是三生幸,鸟尽弓藏喽啰烹。陛下与端王,果然都是太祖天子的子孙。”言罢回身便走。

潇潇秋雨止,冷风乍起,凭添凄意。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不知是哪一宫的宫人吹起了笙,笙声传入皇贵妃叶思卿所居的宁华宫里。隔着屏风,思卿遂叮咛守夜的宫人:“天已寒,竹簟石枕都撤下罢。你们也下去,不必守夜了。”

盒里装的竟然是那位琵琶伎的项上人头!头颈部用石灰填着,口鼻宛然,明显被杀未久。

思卿笑:“那药我吃绪了,又不管用,还吃它做甚么?”

萧绎无法道:“你猜的没错。然孟光时调任京卫批示使未满一月,当真查下去,必定与江东无关,江东最多不不对策之罪。我本来成心让江东兼任直隶总督,眼下只怕不好办。江东已经上疏自劾,并辞金吾将军职事。”

恰如萧绎所料,翌日早朝,端王公然等闲让步,萧绎下朝径直到宁华殿对思卿道:“端霸道孟光时原系端王府长史,由他保举出任京卫批示使的,故而他有失策且保举不当之罪。言罢上疏辞政,并保举嘉国公沈江东领受兵部。”

思卿迷惑道:“不年不节的,送甚么礼品?”

萧绎还是不动声色,端王又奏道:“皇贵妃暴戾无德,介入朝事。且皇贵妃出身右相府邸,右相叶端明现在身陷抚州一案,陛下岂能立罪臣之女为后?”

思卿会心:“‘小杖受,大杖走’,端王定然明白这个事理。他如果以退为进,只怕今后会生出更多变故。”

“端王既然甚么都晓得,还是上表辞政,足见王爷对陛下有热诚之心。”思卿不肯与端王多费口舌,对付了两句便走开。萧绎站在懋德殿仪门前正都雅见思卿与端王扳谈的那一幕,见思卿走来,便问:“你方才和端王叔说甚么?”

端王留步道:“见过皇贵妃。”

思卿圆不了谎,脸上一红,道:“她如果不使奸,能叫我抓住尾巴?昨儿早晨我闻声有动静,见有人在殿后鬼鬼祟祟的。我当时没言声,今早命人去殿后一瞧,殿后的花木被动过,从花丛底下挖出几只巫蛊木偶。我正愁找不出是甚么人干的,宁嫔就说她被镇魔了。”思卿忍不住一笑,“上面的把戏铁定是宁嫔病得奄奄一息,说是被巫蛊弄的,然后搜宫,从我殿里搜出镇魔她的木偶。我百口莫辩,就此玩完。”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大明钉子户    量子战神    喜欢我一下    不负情深不负卿    你可以更杰出:导致人生失败的98件小事    丞相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