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免职[第2页/共3页]
如许做,当然会让刘钧受些委曲,可为了大明江山安定、长治久安,崇祯以为这很有需求。
“拟旨,楚国公朱慈烨渡海征辽以来,光复千里失地,挽救数十万大明百姓,攻城克池屡建功劳,劳苦功高。有功当赏,即调楚国公朱慈烨回京,升任总督京营戎政,总督京营三大营九镇兵马。原辽东提督一职免除,不再担负。”(未完待续。)
崇祯的话语里带着些峻厉。
吴甡的一度话看似说的很公道,但也摆了然是冲刘钧动手的。如果朝廷真信赖刘钧,又如何会因为几道弹劾,就要停刘钧的职,还调回京师?
“臣觉得,疆场情势,瞬息万变,将在外,必须审时夺势而行。楚国公在辽东交战半余多,大小数十战,光复旅顺、镇江两府,救出被奴役百姓数十万,还使得朝鲜、日本归复,这功绩无人可比。现在虽有悲观避战之嫌,但如果以此究查罪恶,非是虐待功臣之法。至于有言官弹劾楚国公放肆,不尊督抚,臣觉得,这或许是有的,但楚国公身为提督、又加上柱国勋,部院衔也都比督抚还高,楚国公之品阶爵位实是辽东文武之最高者,若让他受督抚率领,确切有些不适。”
但是现在,崇祯却直接点了刘周宗的名字。
刘钧是把锋利的刀子。但必须把握好了,毫不能反伤。
王承恩眉头微皱,周延儒看似是在为楚国公回护,可实际上他的话语倒是在坐实刘钧悲观避战和不尊督抚放肆之实。
既然已经下定决计,那就没有甚么可再踌躇的,他仍然还信赖刘钧,可刘钧已经表示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他必须加以停止,提早节制。在他看来,这实在也是对刘钧的庇护。
如果在这件事情上,他有半点松动,只怕言官们就会争相弹劾,到时各种小事都能被他们说成十恶不赦之罪,当时他想保都难。
王承恩站在天子身侧不远肃立着,听着刘周宗一板一眼的说着刘钧劳苦功高,涓滴不提刘钧避战放肆之事,心道这刘宗周倒也还不枉君子君子之名。
言官们弹劾刘钧都重点环绕在悲观避战和放肆这两条,可言官们有传闻奏事之权,不需求究竟证据,只要听到这类风声就能上奏弹劾。可周延儒不是言官,他是首辅,他要拿这两条说事,那必须得有证据。可他现在看似帮刘钧加护,却等因而直接认定了刘钧那两条罪名之实。
吴甡摆了然也想趁机把刘钧扳倒,现在朝中构成了三大股力量,对峙的江北和江南二党,另有一个以刘钧为纽带的楚党。吴甡也想要拉拢刘钧和那些督抚们,可他们不想插手江南江北二党的党争,这让吴甡常怀警戒,很担忧他们与周延儒联手。现在既然周成心和他一起先把楚党打压下去,他天然是乐意的。
不过却没有人顿时接话开口,殿中反而一阵寂静。这寂静让崇祯有一顷刻的迷惑,莫非刘钧在朝平分缘如此之好?
这一次,天子并不是要措置刘钧。那些打着想要一棒子打倒刘钧的人,必定是要绝望的。
关外战局顺利,崇祯筹算借着此次事由把刘钧调回京师,就放在眼皮底下。如果一来,既能放心,还能制止刘钧在接下来的辽东战事中再立下更大的功劳。刘钧已经是国公了,再建功劳,难不成要封王?可大明异姓不封王,现在刘钧虽是载入属籍的天子义子,赐国姓。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朱家人,崇祯是毫不成能给刘钧封王的。
崇祯对周延儒的话也没有顿时表态,他又问次辅吴甡。
“当然,因为事涉重臣,为制止影响辽东的战局,臣觉得或答应以先停息其辽东提督之职,令其先回京面圣自辩,辽东先由督抚卖力,待究竟水落石出以后,再依环境措置。”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