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谁能知君[第3页/共4页]
桥然故意逗弄小妹,用心笑道:“瞻箦,古之君子也!待人温文,如沐东风也!嗯,其人美绝大气,其诗绝秀,其论高雅……”
言罢,刘訚率众而走,革绯略略掉队其半步。世人行至院口,正逢祖盛前来寻刘浓,刘訚知他是小郎君老友,微作阖首而礼。
桥然踏出刘氏酒庄,挥着宽袖而去。牛车遥行,穿林过柳,垂柳绝顶处,有两辆牛车歇于溪水之畔,几个小婢正提着裙摆采田间野花。
这是一幅人景画,画中人物浩繁,围坐于曲水之畔,神态各不不异。此中有个月袍青冠美郎君,正持杯顿足水畔,欲言。水中倒映着一个绝色小女郎,绛红似梅,正反手指向身后桃红。
言至此处,稍顿,摸索着酒盏终下决计,再道:“刚才所言,瞻箦想来必是不信,也罢,恰逢一画,正待请瞻箦一观!”
……
江东桥氏,出自汉末庐江桥公,桥私有二女:一名桥璃,一名桥婉。两殊皆为国色天香,孙策娶桥璃,周瑜纳桥婉,至此桥氏一时显赫。何如孙策与周瑜尽皆短折之人,桥璃早夭,桥婉亦如;随后不知何故,桥氏一分为二,一居义乌,一居吴县,族望亦随之锐减;再过悠悠半百之年,义乌桥氏另有英才偶现,可这吴县桥氏却愈发日薄西山,自江东上等门阀一坠再坠。
随后,朝着桥然长揖。
刘浓笑道:“愿请观之!”
刘浓侧身微避三寸,行礼道:“刘浓,见过桥郎君。让郎君久候,心中愧矣!”
“茂荫兄,笑甚?”
“嗯!”
燕鸣渐消。
顾淳坐在对案,不敢言语,见得阿姐的额间有细汗,像颗颗晶莹的浅露。心道:这个刘浓公然难斗,连阿姐尚要三思方落笔!不成激愤阿姐,得谨慎屁股!
我不出来!
言下之意,若论棋画,当属他桥氏。
世人低首而应。
再唤一声,她侧过首,这才发觉阿弟伏在案角睡着了,嘴角尚冒着泡泡。几个贴身女婢悄悄推着顾淳,公开里则抿嘴偷笑,心中暗道:幸而解了,不然得陪小娘子饿一日。
桥然侧身而避,行礼笑道:“此画非我所作,不敢当瞻箦之礼也!”
偌大的花圃中遍植花绘,各色鲜艳的春花竟相烂漫。顾淳手里举持一枚锦囊,大步跨进园中,边走边唤:“阿姐,阿姐!”
“哼!”
这时,刘訚跨前一步,单膝跪地,白袍尽皆按刀而随,就连革绯亦半伏。刘訚揖手沉声道:“訚去矣,统统,皆待小郎君,青冠漫建康!”
“但请一观!”
稍徐。
纸面仿若生风,悄悄裂着美郎君的宽袖;水中则藏影,绛红小女郎的眉间,凝着绝然与冷凛。而再观那持杯郎君之神采,面色未起波澜,可眼睛!
半响,清伶的声音漫起:“阿兄,他,他如何说……”
顾荟蔚冷冷一哼,面上却染着层层红意,正色道:“他,他亦定是解了一夜!快,遣人送去,若此论三日内回转,我,我……”
“阿姐!”
“啪啪!”
桥然目光跟着翻飞之燕而溜,长叹一口气,手中的茶晾了尚未自知,浅抿一口,苦涩。世家便是如此,若无英才辈出,再无连理依撑,现在尚是士族,焉知数十年后岂不轮转?心道:华亭刘氏是新晋士族,应不嫌我桥氏落魄,若能与其相结,两家守望合作,说不定便能度过年底的考核。如果能再进一步……不知可否……
祖盛扬着浓眉,将刘浓高低一阵打量,随后腆着肚子,负动手,歪着嘴笑而不语。
树上族弟身上缚着绳索,至叶丛中探首,吐着舌头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然,我掏岛而食,亦谓之曰愿,愿之所从,应百无所僻矣。阿姐,如何怪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