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魂有不及[第3页/共5页]
刘浓见他连命都差点没了,东拉西扯了半天,却只是为了讨酒喝,不由莞尔,浅笑道:“郎君莫悲,不日,吴县刘氏酒坊,便会奉上三坛竹叶青至贵府,以滋酒性,以润笔锋,郎君无需再行兑水。”
青袍郎君听得直点头,不与他辩,只顾前行。
司马邺亡!
青袍郎君伸出左手食指轻靠嘴间,右手的手指则敲着柳树,似在捕获音阶。突地,眼中大亮,惊道:“这,这颇似《广陵散》!”
司马邺狱中潜血诏,命节臣宋哲,侨乞至建康,持帝诏:令司马睿统摄万机,总领国度民、军事!
青袍郎君深觉得然,缓缓点头,叹道:“可惜,可惜了《广陵散》!”
东晋立!
“扣,扣扣!”
“小郎君!我,我……”
“嘘……”
一时候,华亭刘氏白袍,声闻于野!
青袍郎君半阖着眼,远远的看着操琴人,轻喃:“此人是谁?竟能有如此风仪,浑似山中玉仙矣!”
青袍郎君辩着琴音,眉头时皱时舒,仿佛深深的沉入此中,不成自拔;少倾,更是虚引动手指,作勾弦姿式。
刘浓皱了眉,有些犯难,非是他不肯意,而是他底子就没带乐谱,只得说道:“事有不巧,乐谱在家中,恐怕得他日再逢之时。”
……
白袍郎君放声大笑,饱饮一口酒,朗声道:“阿兄好雅兴,弟也来附之。寒复东流兮,鹤起于茫茫;春粟初见兮,风倾至岗岗;何贪晨昏兮,松隐落惶惑;酒缺半壶兮,怜曲不殇殇!”
一名高明白袍按着剑,行到亭角,顿首道:“小郎君,日头已西,我们得回了。再不回,恐怕入夜才气归,主母会担忧。”
从车中迈出两个少年郎君,一着白、一着青。着青的郎君刚正脸孔,抚柳聆听琴音;着白的郎君神采漂亮,手中提着一壶酒,时不时的浅抿。
青袍郎君道:“可否,借我一抄?”
司马睿进帝位,命王导共坐御床。
刘浓道:“走吧,下山!”
白袍郎君摸索着酒壶,嘴角上扬,眼睛微眯,长声叹道:“唉,除了他,还能有谁?此等风韵气度,真若卫叔宝复活矣!难怪能得郗公奖饰其:风神如玉!可惜只是一个乡县士族,还是北伧,不然到是能够交友。”
闻言,青袍郎君微怔。
刘浓剑眉微扬,刚才那两小我远远的立足闻琴,岂能瞒得过他们。只是见他们来而又去,便没放在心上。谁知他们竟去而复来,这倒奇了。
陆始不知其意,却皱着眉当真的思考,随后眺望已不成见的山亭,悠然叹道:“稍有不如!”
王与马,共天下!
白袍郎君眉毛一挑,笑着揖手:“吴郡陆纳!”
公元317年,正月。
“哦!”
刘浓忍住笑,问道:“有何事?陆郎君,但说无访!”
华亭刘氏献琉璃于建康,卫夫人持之觉得天物,甚喜其小巧剔透,赐名:明光琉璃!王氏小郎君,羲之,得远方朋友相赠琉璃鹅,大喜若狂,连呼曰:天作之物,令媛不换,当书三千!
陆纳大喜,把手上的空酒壶一抛,深深一个长揖:“陆祖言谢过奉送!敢问刘郎君,可有字?字为何?”
闻言,青袍郎君一愣,这才把目光挪开,一眼撇见在那亭子的四侧,侍立着四名带刀部曲,身披白袍。
陆始点头道:“嗯,不谀不媚,明礼而知进退,是个傲气躲藏的人!七弟,你若要交,亦无不成。不过,需得谨慎!”
群臣劝进司马睿继帝位,其不允,江东举哀三日。后,司马睿进位晋王于建康,置百官、僻橼佐、立宗庙、建社稷!
白袍郎君看了好笑,用酒壶轻触其臂:“阿兄,何故如此入迷?”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