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上蔡四景[第1页/共3页]
汝南,已然一派昌隆之象。
晴焉颤了颤眉,脱口道:“刘中郎巡示汝南,如果返来,定然不请自来,何需晴焉……”瞅了瞅小娘子,掩了掩嘴,柔声道:“是,婢子这便去看看。”内心却道:‘小娘子念着刘中郎呢,一日不见兮,如隔三春兮……’
待点尽那最后一笔,桥游思鼻翼两侧滚着颗颗细汗,把笔缓缓一搁,揉了揉腕,眯着眼睛浸神入画,好似与刘中郎手牵动手,慢漫走过了春夏秋冬,年代静澜若斯,小女郎情不自禁的嫣然一笑。
荀娘子笑道:“晴焉为何手酸?”
蓦地间,柔然公主欢畅的跳到树下,格格笑着,提着疏松的裙摆转了一圈,水铺于席,恰若红莲怒放。而后,学着桥游思的模样,端手于腰间,歪着脑袋观画,垂垂的,嘴巴嘟起来了,身子越倾越斜,细眉愈颦愈深,长长的睫毛眨了眨,挂了泪珠于其上,欲落未落。
桥游思跪坐于窗前,捧着金丝楠木小手炉,明眸秋瞳剪着帘外梨花,晴焉跪伏在她的身侧,将小娘子的三千秀发斜斜揽于怀中,如锻似乌锦,微小浅阳悄落其上,隐有悄悄玉莹活动。青梳三十二齿,仿佛和顺的手,缓缓拂过发端。
荀娘子捏拳于唇下,重重一声假咳。
“嗯,劳烦了。”
红筱从刘浓的房中出来,看得也是一愣,款步走到梨树下,轻声道:“小娘子,但是要摆案作画?”
果不其然,入夜时分,刘浓方才携着浑身风尘,回归上蔡。此番拜访各坞主,乃是劝农耕野,经得载余运营,上蔡周边各坞今春尽皆大肆播种。而汝南诸县见境内安宁,去岁流骑忽来,也为白袍击溃,心中大定之下,纷繁效仿上蔡,铲野作田。
秋冬之色,落叶浮水,一枝梅花偷染墙,刘中郎身披铁甲着白袍,时而按剑徐行于雪,隔墙嗅梅;倏尔,牵着飞雪,徐行于月下,来到城中井前,俯视一盏月。
“格格,刘中郎,梨花美乎,君不见乎,唯余我家小娘子也……”
晴焉眼睛迷了迷,稍徐,弯着嘴角,把青梳伸入水盆中蘸了蘸,至中腹轻抹,将雪抹作锻,轻声道:“小娘子,稍后是作画呢,尚是行棋?亦或与闾柔放纸莺?”
晴焉道:“搭眉,故而手酸。”说着,作了个掂足搭眉的模样。
“晴焉,不准笑话他……”
待将至县公署,新月如镰,高挂于天。郭璞等伴同人士,纷繁作分袂去,刘中郎翻身上马,牵着飞雪安步于月下。
这时,晴焉仓促由院外而回,人尚未进院,声音已然扬起:“小娘子,婢子候了好久,刘中郎也未归,婢子脚酸了,手也酸了,咦……”瞥见荀娘子也在,面上蓦地一红。
“噗嗤……”
“奇也,奇也……”晴焉微微倾身,眸子落进画中,细细找了一通,撅了撅嘴,皱眉道:“小娘子,为何画中无小娘子呢?”说着,见小娘子鼻尖染汗,便又取出丝贴,为小娘子蘸尽细汗。
红筱走到廊上,搭眉看了一眼艳阳春日,旋步走进室中,捧出了套甲木人,又打来两盆净水,对着日头,沉默濯甲。自打桥游思北来,红筱便奉刘浓之命,需得寸步不离,炎凤卫实乃为桥游思所建。
霎那间,乌雪似瀑布,滚荡不休。
“非也……”
但见得,春夏之景,繁华簇柳,鸟语花香。青青弄巷中,孺子盘腿坐于门前,手捧短笛。刘中郎身着箭袍,孑然立于风中,目逐村庄、竹林、篱笆墙,头微微歪着,好似正在细捕风中模糊的笛声,薄薄的刀唇微翘。
十里上蔡城,堆柳簇云燕色青,冉枝花莺鸣春分,间或得见,纸莺乘着东风高飞于天,又有牧童复引短笛,一缕缕,一声声。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