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柳毅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楔子[第1页/共5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自古文人多庸碌,

去考科举的人,非论怀着何种目标,都必必要走十年寒窗之路,只不过这条路不是想走就能走得通的。十年寒窗下来,能真正学成的人已经未几;能考上的,只占一小部分;考出来了,能爬上高位的,那更是寥寥可数。世上的门路有千万条,此路不通走他路,何如许多酸腐文人的眼睛里独独只能瞥见一条路:官路。仿佛除了当官,就不能做其他事,做其他事情只会欺侮了肚子里的学问一样。本来这也无可厚非,正所谓人各有志,并无凹凸贵贱之分。何如官路弯弯,险要非常,比那蜀道都不知要难上多少倍。无数读书人都抢先恐后地往这条道上挤,最后青丝熬成了白发,玉面变作了枯容,仍然不知功名利禄实属虚幻,到头来平生碌碌有为,一事无成,就像那竹篮打水,最后还是一场空,落得个虚度工夫,愁闷而终。

青云子见了那幅画,对画上的人叫了声“师父”,立马跪下,对着画行了礼。

我花开后百花杀。

蹉跎青丝变白雪,

偶然和其他道人听了都非常惊奇,问他:“道长从那边得知小观中有一幅残画?”

付大贵每日干完活,回到杂物间,百无聊赖,便拿出那幅残画来看。他识得几个字,只是尚且不知诗里说的是甚么意义。再看阿谁坐在凤凰上的人的时候,付大贵不觉吓了一跳:当初看画的时候,画上的人本来是偏着脑袋看着底下的,现在却变成端端方正地盯着火线看了,就如同是在盯着他看一样。他几次考虑:“我记得当时画上的人明显是朝上面看的,现在如何变了?不管我从那边看,他都像是在盯着我看,莫非这画上的人是个得道成仙之人?”付大贵越想越感觉惶恐,恐怕获咎了画上的人,因而从速把画挂起来,对其虔心顶礼膜拜。

道人们听了,仿佛都有所贯穿,对画上名叫柳毅的人更是倍加尊崇。

话虽如此,科举也不是这么轻易的,光有学问还不敷。君不见都城放榜之日,败兴而去,对劲而归的多是那些高官大族的后辈;至于那些出身豪门的墨客,纵使文章写得再好,此中很多人也免不了被那些暗中得了好处的考官一笔刷下去。还觉得是本身学问不济,只得低头沮丧,背着书笈黯然回籍,筹办来年再考,自古科举之暗中,可见一斑。当然,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科举相对来讲还是公允的。也有那布衣出身,熬到头上都快飞雪的时候,最后终究考上的。比如说唐朝的墨客孟郊,两士皆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了进士,得知中榜后,特地作了首《落第后》,表达心中的高兴之情:

“昔日肮脏不敷夸,

青云子道:“也罢,这幅画既然传到你们观里,想必也是机遇。我且先住在这里,把师父的经历全都奉告你们后再走。”众道人听了对他感激不尽。

朝朝暮暮思名禄。

书海浩大嚼几本,便道才高八斗。

道长看着那幅残画,很久,才道:“大抵是机遇使然。”

一日看尽长安花。”

青云子抚须笑道:“错矣错矣!我师父并非玄门中人,并没有甚么道号,他只是一介墨客,只要一个名字,姓柳名毅。”

诗曰:

撞破南墙终不悔。

这第二首诗,原是一幅残画上的题画诗,此中来源,说来也是奇妙。

有缘人听到这里,不免感觉奇特,问道:“当时偶然道人既已逃到安稳之地,为何不好好过日子,反倒当起了羽士?”

四年后,黄巢兵败狼虎谷,手底下的军队也跟着溃败,兵士们四周奔逃。付大贵见局势已去,也从速逃窜了。他身上本来就没甚么贵重之物,只带着那幅残画和在长安城里搜刮来的一点金银金饰,慌不择路地往南边逃去。一起上夜住晓行,饥餐渴饮,假装逃荒的百姓,展转逃到了AH境内,或许是机遇偶合,最后在亳州停下来。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徒儿,其实你是神仙,在这世间已无敌    被师父赶下山,我把师姐都祸害了    毒妃霸宠:腹黑王爷不好惹    初暖未至夏已凉    从碧蓝世界的废弃之地开始    红楼之神相贾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