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令归京[第2页/共2页]
“事情做完了,当然该归去了,陛下不会真筹算让我一向当刺史的。”
渭南县伯李钦载着罢并州刺史,回长安述职。
两名年纪老迈的德望宿老上前,恭敬地朝李钦载双膝膜拜。
刘阿四一愣:“这么快就回长安?五少郎,您上任刺史还不到一个月呀。”
李钦载嘲笑:“他们当然也跑不了,并州稳下来后,就该轮到粮商。”
吏部委派的新任刺史还在赶往并州的路上,刺史府的别驾已被拿下大牢。
回到刺史府前,刘阿四等部曲已将馬车安排好,悄悄地停在门前等待。
凌晨的街道有些温馨,路上行人希少,李钦载领着官员和差役走在城内的街道上,仿佛并未引发多少人的重视。
如许的工程虽耗时耗力,但它的意义可比帝王修宫殿大多了,本身在刺史任上能完成如许一桩豪举,不负为官一任。
李钦载独坐院中,神情却非常庞大。
“五少郎,幕后主谋已被拿问,那些粮商呢?”
“万家生佛,造福一方,并州百姓送李刺史归京。”
对并州来讲,这是千秋功业,百姓将受惠千年,今后不再受水灾所苦。
李钦载向刺史府长史交代了官仓账簿和各项事件,并慎重其事地将官印交给了长史,叮嘱城外挖渠的工程进度和事项后,终究轻松地呼了口气,卸下了千钧重担。
王氏族人不敢争了,随时会掉脑袋,他们与李钦载的疆场只能换到长安朝堂。
刚出了城门,车夫俄然勒马停下,颤声道:“五,五少郎……”
长史和差役们眼眶泛红,纷繁行礼。
李钦载呆怔好久,仓猝下了马车。
看着已见雏形的水沟和水库,李钦载由衷感到欣喜。
想留,舍不得长安的婆娘和儿子,想走,又舍不得并州的百姓。
“有,有人……”
凝睇茫茫远方,李钦载轻叹道:“快点做事吧,不出不测的话,陛下的调令快来了,我们快回长安了……”
不喜好拜别,像一块沾在手上黏黏又甩不掉的糖,惹人愁绪。
领着刺史府的官员和差役,李钦载穿戴官服,最后一次巡查官仓和并州城的街道,查点官仓的存粮,路过街上的店铺扣问各种货色的物价等等。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