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脱靴留官,潮来潮退[第1页/共2页]
声震云霄的呼声里,李钦载呆怔四顾,眼眶泛红。
“李刺史可愿留任并州?百姓愿向天子进万民书,请天子为民所计,留给并州一任彼苍朗日。”
他终究做了一件能够向子孙夸耀的事,将来老去,儿孫绕膝,他能够含笑跟儿孙们讲故事,讲的是他年輕时的实在故事。
李治表情仿佛极其畅快,笑道:“朕晓得,朕都传闻了,哈哈,景初不愧是大唐英才,任何差事交给你,都能办得妥妥当帖,此次并州之任尤其利索,朕看了你的奏疏后,亦不由为你拍案喝采。”
万人俄然收回山崩海啸般的呼声:“留下,留下。”
长久的一任,李钦载的名字却已深深记在百姓的心中。
李钦载坐在马车里,心境久久没法安静。
两位宿老上前恭敬地拜倒,然后一名宿老悄悄抬起李钦载的右腿,另一名宿老将李钦载脚上的青云官靴脱下。
“陛下谬赞了,臣只是尽本分罢了。”李钦载谦逊隧道。
宿老点头:“活万家之性命,立千秋之功德,菩萨做不到的事,李刺史做到了,并州百姓得刺史之万世恩泽,却无所酬谢,是百姓欠您的大恩。”
熟谙的长安城遥遥在望,李钦载坐在马车里活动了一下悠长酸痛的胳膊和背脊,长长呼出一口气:“终究回家了……”
但并州的百姓不晓得李钦载的任务,他们只晓得这位新来又走的刺史为并州做了很多事,每一件事都是恩泽万民,活人无数的大善事。
“唯有景初深知朕意,此行打压粮商,降落粮价,还将河东道的赃官恶吏一举端了,消弭了灾年之大患,功绩可不小,朕此时很光荣,幸亏当初任你为并州刺史,不然难保不会产生民变。”
宿老擦了把眼泪,点头道:“是了,如李刺史这般能臣,留任并州委实屈才了,若李刺史能执宰朝堂,必将福泽于天下,岂止于并州哉,老朽和并州百姓不能无私。”
殷殷的呼声里,李钦载抿紧了嘴唇,朝百姓们长揖一礼,久久未曾起家。
现在的他,听到的是潮来潮退,那些最轻易被史乘忽视的声音,现在却非常实在。
李钦载被李治夸得有点脸红,毕竟当初到差之时,本身可没那么巨大高贵的目标,纯粹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
这是为官一任能获得的最高的礼遇。
说着宿老恭敬隧道:“并州辖下四县已为李刺史立生祠,世代香火供奉。老朽鄙人,代并州百姓请行脱靴之礼,请李刺史成全百姓情意。”
刘阿四和部曲们被这场面震惊,情感也被传染,一个个骑在顿时挺直了腰,面无神采,神采却涨得通红,像一支支标枪笔挺地立在李钦载身后,与有荣焉。
李钦载用了点力量,才将两位宿老扶了起来,又昂首望向黑压压的人群,大声道:“都起来吧,不必行此大礼!”
此生纵无閃亮,唯此一事,便是不负此生,不负后代。
李钦载呆怔半晌后,仓猝扶起膜拜两位宿老,道:“长辈岂敢当父老大礼,折煞长辈也。”
一名宿老流着眼泪,死死攥着李钦载的手不住地颤抖,哽咽道:“老朽痴活数十载,天灾天灾见很多了,本年最为凶恶,老朽原觉得熬不过本年了,幸得李刺史拯救,给了并州百姓一条活路……”
李治又笑道:“传闻景初回长安之时,并州万民相送,并请行脱靴之礼?”
安仁殿内,李钦载又见到了李治。
李钦载扶起宿老,苦笑道:“天子对我……另有委任,抱愧了。”
说着两位宿老堕泪再次膜拜,百姓们也跟着无声地拜了下去。
李钦载苦笑道:“父老言重了,李某不过是奉天子旨意做几件分内之事,不必把我捧得太高。”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