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 55 章[第3页/共4页]
……
阿玄放下水瓢,回身朝着二人行来。
其三,妫颐亦是想操纵这契机,在周王跟前博得更多好感,以图王姬。
周王一怔,神采便渐渐地沉了下来,皱眉道:“何出此言?”
阿玄淡淡道:“世子很好,然非我所喜。”她顿了一下,“倘世子不怪,我能再冒昧问一声,世子何故得知沈国乞助以后,便大力游说周王出兵伐楚,不但如此,还慷慨承诺助周室出兵?”
跃道:“此次沈国乞助,与前次曹国景象有所分歧。郑虽号称小霸,然国力毕竟有限,难以支撑悠长大战,又有公子缓为胁,故父王可从中转圜,不费一兵一卒,便令郑国退兵,救下了曹国。楚却不然,去岁虽败于穆国,但国力还是强大,我大周虽号称天子上国,然倾尽尽力,亦不过戋戋两三百乘的战力,非我妄自陋劣,实在难以与楚国正面相抗。现在当作的,应是韬光养晦,大力开荒开田,繁衍人丁,而非要与楚国打一场大仗……”
宰夫买说完,等了好久,见他始终未出声,忍不住又问:“君上,周王既决意要与世子颐结合出兵南下,倘战事得胜,于我穆国当大倒霉,当如何应对?”
妫颐一怔,望着神采垂垂紧绷的阿玄,目中起先掠过一丝微微的难堪之色,但很快,便规复如常,笑道:“王姬既如此直率,守臣便也不讳饰了。诚如王姬所言,对楚之战,守臣确切另有别图。因守臣畴前曾得过齐翚很多的助力,故承诺齐翚,有朝一日,必助他达成复国之愿。现在便是个绝好机遇,但此事只许成,不准败,倘有王室一道,师出驰名,必然无往倒霉,故守臣亟盼周天子能再拾昔日之威,统帅联军,一举伐楚,以共创大业……”
楚国于客岁败于穆国以后, 楚王心有不甘, 一是为了更加安定防备,二来, 楚王早也有迁都之心,趁机将都城迁往楚境要地,与此同时,楚王抓紧厉兵秣马,动员士气, 终究到了现在, 时隔一年以后,趁着周王停止腊祭的机遇, 发兵北上,意欲攻陷楚国北上中原所遇的停滞之一沈国。沈国本不算弱,何如楚国有备而来,出动战车八百乘, 兵力超越十万, 气势汹汹,势在必得, 沈侯虽苦苦支撑, 何如不敌, 就在信使还在路上的时候, 沈国便被楚国攻陷, 成为继四周的息、樊、黄等国以后, 又一个被楚所吞的周室分封之国。
周霸道:“你有此胆色便好!不必多说了!现在沈侯前来乞助,浩繁诸侯双目盯我周室,余既为天子,岂可畏缩?何况有晋国助力,余料世子颐,当倾尽尽力。既如此,有何可惧?倘若得胜,不但能壮我周室天威,你母后之息国亦可趁机光复,莫非你就不想吗?”
就在沈国使者到达洛邑后的次日,妫颐便求见了周王,表示晋国愿出兵八百乘,助王师南下伐楚。
洛邑城中的百姓,还没从数日前那场昌大的腊祭之礼和对于王姬的婚事热议中冷却下来,便又立即卷入了这场关于到底战还是不战的争辩当中。
跃来求见的时候,他还还是沉浸在胡想当中,非常镇静,瞥见跃,笑容满面,招手表示他靠近,指着舆图笑道:“知此图何来?世子颐所进。传闻齐翚为复国,这些年派了很多细作以行商之名南下入楚,终绘出此图,莫说城池,便是连桥梁要塞都极是切确,得此舆图,堪成利器啊!”
跃苦苦劝:“父王,晋世子为何此时俄然死力游说父王攻楚,儿臣不敢妄下结论,然联军虽众,看似阵容浩大,一旦兵临城下,各家为自保兵力,不免便各有保存,更难以同心合力。父王当年伐戎,兵力不成谓不盛,然为何得胜,岂不恰是因了诸侯各自为大,不听调剂?我望父王慎重考虑,切莫听信人言,等闲言战。”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