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3[第3页/共4页]
阿殷不知来的是敌是友,顾忌对方人多,忙翻身上马,同陶靖等人敏捷攀山。还未跑出多远,转头望畴昔,那山沟中灰尘扬起,最早是几名东襄兵士,而后转出个穿戴东襄官服的男人,前面跟了近两百军士。这些人手中虽无战旗,兵器却都还在,也不像徐耿那些被烟熏火燎的亲兵般狼狈,勉强保持着队形。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阿殷容色垂垂寂然,承诺普通。
――毕竟那位只是个文臣,哪怕活着逃出去,也难以像徐耿兄弟般疗摄生息卷土重来,不敷为患。
小栈内凶悍的火势烧散士气军阵,亦将很多人烧成重伤。徐煜带着亲兵从浓烟中逃出,本就被火苗灼伤,浓烟入鼻更是令呼吸不畅,头晕目炫。颠末城门口的厮杀和冒死奔逃,一行人早已是气喘吁吁,怠倦不堪,哪能跟生龙活虎的阿殷等人比拟?
仿佛心有灵犀,阿殷瞧见他的时候,定王也俄然往这边看过来。
对于这些失了兵器的残兵败卒的确轻而易举。蔡高带四名侍卫受命突入,未待阿殷父女脱手,半晌后便将那三四十个残兵打得七零八落。
*
现在豪杰末路,得志落魄,倒是一叹。
正要起行时,忽听远处脚步混乱传来,听其阵仗,足有几百人。且比起徐耿身边脚步踏实的残兵,这些人跑得还算整齐有力,不像是被冲散崩溃的败兵。
阿殷等人均不知定王火攻之计,瞧见这残破气象,都是大惊。
城门口不见半个活人,循着护城河跑了一阵,才看到怠倦的军士正来往搀扶,将残存的战友救出。
“陶将军,你返来了!”常荀已传闻了陶靖入山诱敌之事,瞧他虽露疲态,却未负重伤,倒是喜出望外。
阿殷亦快步进帐,欣喜于定王的安然无恙和徐煜兄弟的败北,才要施礼禀报,双手伸到一半,便被定王紧紧握停止臂。她惊诧昂首,瞧见定王沉肃的端倪,才叫了声“殿下”,便被定王拉着往外走畴昔。他的手握得极紧,像是将浑身的力道都集在此处,令她臂上发疼。
陶靖翻身上马,朝常荀打个号召,“殿下呢?”
自低处射来的箭虽说力道不敷,却还是能扎进血肉。阿殷上半身有软甲护体,将劈面箭支尽数挡开,为留下徐煜的活口,不时还要分神护他,腿上却未能防备,被箭支刺入。
阿殷低头躲了会儿,才小声道:“女儿已经晓得错了。”
阿殷并没筹算恋战,在侍戍卫持之下避过第一波箭雨,见陶靖弯弓搭箭,惊奇道:“父亲!”
陶靖一眼就瞧出她这不是发自内心,遂道:“孤身跑出是一层,最要紧的是你擅做主张。连同上回大悲寺的事,这已经是第二回了。行军兵戈时主帅偏将设得清楚,就是为让主将能兼顾调派,严整有序,免得乱了打算。幸亏你身上没有军职,不然这就是私行违背军令!更何况你是王妃的身份,这回算是运气好,歪打正着捡了个漏。若没如许的机遇偶合,万一被徐煜擒了威胁,定王是救你,还是不救你?”
徐煜执枪孤零零的站在那边,甲胄半乱,血迹班驳。他从火势最浓的小栈衙署逃出,一起烟熏火燎,又在荒漠中奔逃,土灰与汗水交杂,非常狼狈。
“……殿下分歧意,我就跑了出来。”阿殷觉出陶靖语气不善,避开他的目光,杏眸却偷偷打量陶靖的神采。
当时在小狼沟命垂一线,在自发得绝无活路之际,女儿从天而降救护,确切令他又惊又喜。等那绝境畴昔,便又是后怕――北地恰是战乱,阿殷顶着王妃的身份就这么跑出来,身边又只跟了稀有的几个侍卫,若途中遇袭该当如何?定王兼顾小栈的事,以一敌十本就艰巨,碰上她这自作主张的倔脾气,必然也气得够呛。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