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2[第4页/共5页]
“不成!”常荀看过内容,当即点头。
天子銮驾出宫,仪仗天然格外昌大。有司在三四日前就已查过门路,这日沿途禁军开道,宫妃女眷皆随行,其他官员则骑马跟班,加上前后卖力保护的禁军,数千人的步队浩浩大荡,叫极远处看热烈的百姓赞叹不止。
只是这设法未免大胆,阿殷落入敌手便入凶恶之境。叫一个十六岁的女人,还是个即将成为定王侧妃的女人落入虎狼窝中,常荀如何放心?
“妾身不敢欺瞒。”代王妃神采中满是哀痛,仿佛真的痛悔,“当日家兄在西洲所做所为,横敛资财也是为了妾身和殿下,妾身娘家当年蒙先帝正视,向来感激圣意,对殿下也非常经心。”她叹了口气,“皇上若惩办妾身,妾身不敢违背,现在只求能修行消孽,痛改前非。”
上头高僧开坛*,才讲至一半,便模糊传来女子抽泣之声,不过半晌,那哭声垂垂大起来,世人循名誉畴昔,便见代王妃坐在女眷当中,正放声大哭。
泪滴在桌上,垂垂会聚,代王妃卸下浑身装潢,换上庵中缁衣。
“姜家所作的事,是受代王教唆?”永初帝端倪中立时显出威仪,起家将在坐世人环顾一圈,沉声道:“你所说的,句句失实?”
永初帝轻咳了声,目光往代王身上一落,如重刀砍过,顷刻将代王稍显凌厉的气势压了下去。
“情势迫人,不得不如此。”代王妃坐在青竹椅上,端倪现出倦色,“父亲死了,兄弟子侄也都死了,连临阳也都丧身郊野,我不想再看到母亲也落这个了局。”
她将那布条拆开看过,倒是面色微变——上头说,兄长陶秉兰受刘陵之邀前去凤凰岭游山,她若不想陶秉兰出错坠崖,马上孤身前去凤凰台。若一个时候后还未到,陶秉兰性命不保。
这句话更是叫人哗然。
“甚么意义?”
寺外禁军层层保卫,里头众皇亲官员坐在蒲团上,当真听法。
她本来就不是平常闺中弱质,而是能与女将军隋铁衣风采相较的飒爽女官!
本日之事,实在出乎所料。方才寺中虽温馨,众臣却都被代王妃举止震惊,到得此时,已然交头接耳的群情起来——平素瞧着代王仁善行事,却本来教唆着姜家做了那么多事,现在竟被代王妃亲身道出。若不是皇上感念先帝之德,仁慈措置,就这些罪名,如果查实了,贬代王为百姓都算是最轻的惩罚。
阿殷与常荀虽还未群情甚么,心中各有测度,猜得这应是永初帝的手笔,眼神交换之间,也是感慨。
代王的神采丢脸到了顶点,当即跪隧道:“皇上,臣蒙先帝教诲,一贯仁慈行事,绝未授意过姜家!”
寺中风停声静,蓦地生出的折转令在场世人都震惊奇然。
她的主张既然定了,常荀再劝止也无济于事。
阿殷也略微作难。
永初帝沉默不语,面色亦冷凝沉重。
寺中固然古木阴翳,这包容两三百人的空位上却无物遮挡。所幸现在气候渐凉,哪怕有太阳当空,却也不至于将人晒晕,阿殷与跟着与常荀并列坐于蒲团,听罢持重诵经以后,心神也稍稍沉寂。
“但是常司马,现在人抄本就少,伶仃分出去救我兄长,也是旁生枝节。何况——”阿殷目光微沉,十六岁女人的娇美容色中,却显出些决然果断,“代王此举是反守为攻,莫非我就不能反守为攻,绝地求生?”
嬷嬷一怔,“是有人在逼迫王妃?”
伉俪一体,罪孽同担,代王如何都没想到这个女人竟然会如此自寻死路。
“将计就计,去换兄长返来。我这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