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荒村拾遗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寺头·祈雨·庙会[第1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上寺头的村民,祖祖辈辈赖觉得生的手腕不但仅范围于种地,赵买红的爷爷就曾经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白叟,会油漆、接骨、兽医等。别的,锁匠和圪炉锅匠人也不在少数。

祈雨的第一个步调是建议村用鸡毛信事前告诉各村,鸡毛信的内容大抵为:“晋沁一方,凡遇大旱,惟向云首社神奫祷告雨泽,从无不该,今旱魃为虐,庶物颓枯,敝村谨按旧规,已择于某年某月奉擎龙神,肃斋会仪,前去神奫,求祈拜祷,按期路程,循途进步,凡所过各村贵处,理宜先为通启,谨此。上呈各村,社首公所诸君爷台,览毕转送前村,勿误是望!中村某某某拜具。”

流经云首村的河道叫云首河。

上寺头是一个斑斓的天然村,村建于明洪武年间,有一百来户人家,因位于悬泉寺之上,故而叫了“上寺头村”。正逢一年春好时,桃花初开,麦苗新绿,灿黄的连翘花于山间地头一丛一片尽情绽放,在蓝天白云下残暴夺目,间或有标致的锦鸡出没在麦田间。

村支书赵买红没有多少文明,不善言谈,笑容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刻薄仁慈和木讷朴素,做人却很有些远见高见。他说:“我修起小学,请来教员,我就留住了孩子。留住了孩子,就留住了孩子的娘。办起了企业,有钱可挣,就留住了村里的男人。留住了男人就留住了一个家庭。留居处有的家庭,我就留住了这个村庄,不然上寺头也早成空壳村了。”

鸡毛信转手叫“转单”,转单时要焚香。卷烟上转三圈后插在架上。鸡毛信一经收回,要求信不落地,一村读过以后当即送往下一村,头一天送信,第二天午后祈雨典礼开端。

祈雨时抬的龙王雕像,必须是用龙王庙边上的柳树雕镂,祈雨的人要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在头上。祈雨步队抬着龙王雕像从中村解缆,一起锣鼓喧天,彩旗飘飞。有抬龙王的、抬大鼓的、抬小鼓的、担神物枪药的,浩浩大荡,绕山过岭,向沁水的云首河解缆。沿途路过下寺头、上寺头、塔里、庵头、玉溪、蒲池、固县等村,到达沁水境内的云首村就到了目标地。

穿过漫山遍野的迎春花,沿着凹凸起伏蜿蜒盘曲的山道,驱车来到云首村。在汩汩流淌的云首河边果然就看到了笔墨里记录的白龙潭,捡起一块石子投进潭中,沉闷的“咕咚”声说了然潭水的确深不成测。《云首白龙潭创修龙王庙碑记》一文说:“……沁东偏北,有聚落曰云首。云首溪水,自西北来,去村二里余,飞瀑直泻,激而成潭。潭方以长,而深则莫能测焉。父老相传,谓为龙潭。旧无庙,吾村亦无祀,岁遇旱魃,邻郡中村之民辄来祷,投石于潭,雨即随应……”碑记一文为当时云首村一名叫邢如人的秀才执笔。

初春的一个周日,受朋友之邀,来到泽州县下村镇的上寺头村,旨在为该村四月初二的庙会做点鼓吹策划,是以得知上寺头村要在庙会这一天停止陈腐的祈雨典礼。“祈雨”这个词,早已尘封在影象中,乍一传闻,让我实在感到别致。

为多体味一点关于祈雨的细节,赵买红派他的小儿子带着我们沿着当年祈雨的门路走了一遍。

题记:上寺头村民全数是赵氏家属,这个家属的远祖是谁,从那边迁来,已不得而知。畴前曾有两条清澈的河水绕村而过,一条叫长河,另一条叫大河,又叫西头河。两条河道经李寨九女湖汇入沁河,至今仍有“四十里长河五十里宽”的民谣存活在村民的口头。现在两条河皆因开矿挖煤断了水脉,早已了无踪迹。

关于祈雨的讲究多多:停止祈雨典礼的邻村,如想借用上寺头的龙王雕像,不成以公开请走,遵循端方必须去“偷”:早晨悄悄进村将龙王雕像抬走,出村时放鞭一挂,以见知会。祈雨毕再悄悄送回,焚香供奉后拜别。何故如此,已是知其然不知其以是然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我用闲书成圣人    斩龙2    幻视颠峰    聘谋    予你怦然欢喜    库洛牌拯救世界[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