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闲棋冷子[第2页/共10页]
骆三儿遂把村中人家祖坟被盗之事叙说了一遍,末端说道:“小的那天和村里十几个男人在村头的小树林里猫了一夜,专等那盗墓的贼兵前来,好捉他两个,日头方才升起,便见我二弟和那军官在河边饮马,误觉得是盗墓的,我便射了他一箭,也算他运气好,差一点竟没射着,反而稀里胡涂地被他逮着了。俺本不筹算来这都城,老娘偏要俺来,俺便随二弟跟着老爷来了。”
景云丛朗声大笑:“女人打趣老夫吗?莫说一包,就是将这树上的花遍采下来,奉入清宁宫,也是老夫的幸运。但不知这其二又是甚么?”芙蓉一指骆三儿:“娘娘要此人到宫中服侍。”
皇后思念到此,用嘉许的目光看了一眼芙蓉,叮咛道:“摆驾归仁里。”
芙蓉不好对他明说,只得含糊地答道:“这里是内侍省衙门呀。今儿早上,听管事的说前几天抓住个擅自出京的小宦者,在各宫查对身份,我见是你的名字,便仓猝赶来,不想真的是你,快奉告姐姐,这究竟是如何回事?”
皇后忙命人扶起景云丛,嘲笑一声道:“甚么天谴!依本宫看来,清楚是有贼人作怪。”
皇后看贰心眼儿如此实在,更觉对劲,撂下一句:“到本宫身边一样做得军汉。”便起驾回宫了。
天子大半年来例外第一次分开含凉殿,驾临清宁宫,来送别他独一的嫡子。佳耦俩在灵堂内捧首痛哭,一旁服侍的宫女宦者无不为之动容。天子一贯身材衰弱,哀思下几乎当场晕厥畴昔,吓得皇后和李进忠赶快叮咛人将天子移到皇后的寝殿内静息,又传太医来诊脉,调药,待天子喝下一剂汤药,脉象稍显安稳,已到掌灯时分。天子拉着皇后的手,打量着她沾满泪痕的脸庞,轻声说道:“朕今晚就留下陪你,可好?”
景云丛尚未返京就得着了太子奉旨闭门读书的动静。太子私召大将进京,天子处罚太子本在他料想当中,只是没想到处罚会这么峻厉,虽临时没有明诏废黜,但形同圈禁,接下来废立之事随时能够生。正因如此,他才临时作出定夺,向天子坚辞统统职务,告老回籍,以制止祸及本身。皇后和太子一贯不睦,明天俄然驾临,景云丛猜想不成能与太子毫无关涉,这会儿听她问及女儿,便摸索着回道:“太子嫔不懂宫中端方,擅派宫中内侍通报家书,蒙娘娘宽恕,这份恩典老臣父女没齿不忘。老臣自入宫面圣,承皇上恩准,留京守孝,这几日一向筹划先父墓室整固之事,与太子嫔未曾见过。”
皇后心知他引退实为避祸保身,此时却不便说破,只顺势说道:“本宫明天既已晓得将军苦处,何况此事涉及太子,断没有不作理睬的事理。李进忠部下有个察事厅子,专门纠劾表里官吏犯警之事,他又兼着元帅府行军司马的差事,于皇上,于太子跟前都能说上话,且将此事交与他访察明白,将军觉得如何?”
公然,芙蓉走后的第三天,王保儿带着太子内坊出具的官凭将来兴儿接回了东宫。宫嫔擅派宦者出京,本是要被剥夺名位的。皇后这一次格外开恩,未对景暄做任那边罚,只是叮咛传喻太子内坊,出京的小宦者不宜留在景暄身边,须另作安设。尚敬接到皇后口谕,几近未加思考,就将来兴儿落到了东宫马厩。
“婢女传闻景云丛当年对皇上和娘娘有拯救之恩。前些时他家祖坟被掘,景云丛身侧重孝进京面圣,被皇上夺了兵权闲居在京,现在他家和我们宫中可谓是同病相怜,娘娘既已宽恕景嫔派人出京之事,何不再进一步,一则可赏花散心,二则对景家略表安抚,皇上晓得了,想必也不会怪娘娘甚么的。”芙蓉话虽说得有些委宛,但皇后已经明白了她的意义:于承恩暗中作怪,虽不是本身授意,但天子顺水推舟,不另派大将,而是命于承恩暂掌兵权,又同时将太子的亲信派往火线,清楚是出于思疑本身和景家祖坟被掘有关而采纳的权宜之计;景暄派到河中传信的恰好又是本身安插到她身边的眼线,李进忠既已脱手将那小宦者拘押数日,天子自已晓得此事,一旦李进忠将安插眼线之事泄漏给天子,只怕太子被关的帐也要算到本身头上,与其被动遭疑,倒不如主动去惑,恰好借机向天子表示和太子和缓的诚意。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