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乡练[第2页/共4页]
张育德走上前,取过一片地上的姜皮细细嗅了起来。
“哈哈哈哈,医术断诊用的是望闻问切。我这把年纪了要再望不出个以是然来,数十年的医术岂不是白学了。”张育德取过些柴来,为阿顺的舅婆添了。“只是湿疾难治,用着食疗的体例倒是不错。也难为你舅姥和舅姥爷忍耐这辛辣之苦了。”
“不会咧。”浩源替他答了。
僚寨里总会辟一块高山,中心立一根长杆,杆顶用长长的山鸡毛装潢。这小广场便是寨子里通报时势、年节群聚的处所。
“天然不包含,他们都把阿别扭作僚人。”浩源抢着答复。
“你是想用那野花椒医治舅姥爷的风寒?”张育德笑道。
中心立着的竹竿,越有三丈余,山鸡毛随清风摆动得晃闲逛悠。
门外又传来熟谙的赤足声,踏着丰富的泥地,频次快得如同发作的雨点。
“然也。只是这孙子兵法被用了千年,早就被多少千古名将摸透了。现在只可当个入门的读物,要贯穿这千万人之术,还得博览群书,还得晓得五行之道,还得融贯阴阳。”
“先生,韦叔先是谢过了您对韦老爷的救治之恩。又说这广场乃是练武之地,刀剑无眼,望先生无事不要前来,以免遭到伤害。”阿顺在先生身边翻译道。
柴刀战法。僚人行动深扎,腰弯似弓,一足踏前一足弓后。武备姿式摆好时竟只要半人高。左手护于胸前,右手横刀。目光凶恶,呼吸短促,身子跟着呼吸有节拍地摆动,足部却涓滴稳定。
阿顺走回房内,盛了饭吃了起来。看来也是饿极,夹起几块鱼肉便大口大口扒着饭,吃得甚是苦涩。
“倒不是,桂中桂南受粤文明颇深,好食肥鲜,极少利用辛辣。反倒是桂北群山环绕,湿冷非常,亟需辛物御寒祛湿。”
第七章
韦天权用僚语说了几句,只听他句若惊雷,满面严肃。
“豪杰会说汉话吗?”张育德回礼问他。
团头一声令下,懦夫呼声震天。左臂回收,右手极速挥刀向前,刀刃随腕翻转,矫捷地变着方位。是时弓足如同利箭普通弹出,弓腰伸直,带着柴刀劈向敌方面门。同时脚下极速变更方位,一来让仇敌摸不清方位,二来趁虚绕到无防备的缺点,趁逝再做劈斩。
阿顺取了那黑碗,装上饭菜又给娘亲送去了。张育德向舅公舅婆施了一礼,坐在低矮的竹凳上吃了起来。
“只是郎中说错了一点,舅公舅婆不是因为我的口味就姑息我。”浩源笑眯眯看着郎中。
“若能找到,便是再好不过了。”阿顺替先生添了一碗米饭。
“有汉人。”一人在团首耳边悄道。
也不知绕过了多少人舍,引很多少只黄狗吠叫,三人来到村中广场。广场并无砖石铺就,只是干硬一些的泥地。四角各有一盏长明的灯笼,照得广场倒是不甚暗中。
“啊呀!如何如许烫嘴!”浩源哇一口把肉吐到碗里,只感觉嘴里像是有火焰炙烤,无数蚂蚁在爬动撕咬。“怪不得阿妈不让我来你家用饭。”浩源急得在空中大口哈气,只是这辛辣胀得他又痒又痛。
那男人虽目光变得和缓了些,身上却还是披发着威风霸道之气,行至跟前,给张育德行了一个抱拳礼。
“这便是我们僚家的乡练,每日训一批懦夫,三日一换。”浩源轻声对张育德说。
“阿顺,到时候我们一起学柴刀,看看谁最早成为村里的第一懦夫。”浩源抓着阿顺的手腕。
浩源就着榄果和酸姜对于了这顿饭,阿顺收碗洗濯,舅公与舅婆出门沿溪乘凉。
“这汉人不知包不包含阿顺呢?”张育德捻须一笑。
“这行医之人,遍尝药剂乃是常事,舌头倒是不怕辛辣刺激。特别这几日气候湿热,吃些辛物能够除风祛湿,对身材也是大有裨益。只是我行走如此多州县,进过很多僚家,倒是从未见过那么能吃辛物的。”张育德忍不住烟呛,咳嗽起来。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