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诛敌于国门之外,灭寇与林野之间[第2页/共6页]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荏弱胜刚烈。
用兵有言: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虚其心,实其腹,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我独泊兮,其未兆﹔
听之不闻,名曰希﹔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不知常,妄作凶。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大邦者下贱,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吾何故知天下然哉。以此。
天长地久。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荒兮,其未央哉。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回到寝室,黄炎拿出一本品德经,渐渐细看: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为有为,事无事,味有趣。
强大处下,荏弱处上。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
是以贤人自知不自见﹔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干枯。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乐与饵,过客止。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是以贤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出世入死。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贤人不积,既觉得人己愈有,
犹兮若畏四邻﹔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不成得而贵,不成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强行者有志。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有为而无不为。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混兮其若浊﹔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地得一以宁﹔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此二者,或利或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至老死,不相来往。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常使民无知无欲。
善胜敌者,不与﹔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美言能够市尊,美行能够加人。
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