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诸仙略述[第1页/共6页]
为业障迷眼,非有轻重也,
诸仙层次现,诸法所陶铸,
如是聪明熟,缘尽即此岸。
唯般若名真,别外皆名幻,
人间万物皆有灵性,复有其气,其气性乃自有其精力境地,如是人间即有无量境地,于其境地,即有阴阳境地,则属阳境地与阴境地,其量无穷,比方元神,不测深浅也。
人间有人,以阿修罗多嗔,故列为恶道,而实天、人、阿修罗,皆吃苦居多,苦乃少分,以如是人缘,故分人间善恶道分,善者三,恶者三,以其福量为说也,比方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之劣性,梵世天另有其贪、痴、慢之劣性。
若复有人,正念不敷,正性不决,彼生邪想时,即有邪魔欲来见之,彼想深重,则魔越近前,而彼人邪见,见彼邪魔,自发得正,因而果断邪见中,堕邪魔海,沉恶缘境。
比方人居地上,地蹦而人死,伴生之众生,其所伴生处亡灭,其业身亦灭,能得重生也,故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而实人间统统处皆有精力境地,皆有诸神灵之所住、所游。
故说三界众生,皆备劣性,以其福量不同,故说名善恶境地之分罢了,诸天及天国,人所不能见,故不言之,日月高低,乃名流世,此中众生,因善恶福量不同、情想分量不同,而出世各种性、各种身、各种类,于各种类别有情众生中,皆有贤愚,如是乃有越种族不同性之事,名为越者,在天名贤,在鬼名神,在精名灵,在人名仙。
精气修炼得乎法,虽法于阴阳而未深解造化,精力内炼有成,亦有道行,以其神性未炼精纯,未能乎神变,是故不能离诸地界,故号地仙。
故开瑶池地,独立于人间,
于人间中,乃有五类仙,名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此五类名号,只为说人中越者因量别离,存精炼气不得法,于其灵性,偶得哺育,因而形灭而神魂清灵入鬼,暂不存亡,人中称之鬼仙,以常鬼众尚不清灵,斯须复死罢了。
若不能辩服,是自意出缺,
存精炼气,盲修瞎炼而聚乎灵性,因而坚毅身寿,阔别病苦,轻安此身心,因不得正法,聪明不明,故称人中仙,以其越凡人忧患事,得诸轻安,故名流仙。
本年复真否?真者是何人?
忆念自我想,自我是念否?
诸贪者,但应知人间统统皆须灭亡,如是所贪所受,亦如有趣,毕竟不常,常如是观,则废贪婪,贪婪既弃,应修舍心,因知人间无常故,能舍诸有,能舍自我,因其能舍,为说慈悯,因能舍有,故能舍无,生大慈心,能悯爱诸苦,因而生悲,于其慈悲性增,自生诸大悲愿,不但舍诸人间统统,纵其统统统统,悉皆能舍,于其舍深,慈悲亦舍,如是乃入洁白大慈,此慈纯意,无我而生,能为有情,复活诸情,以诸情生心,行各种事,说各种言,如是名为善巧便利度众生而能离度相也。
身心非真我,前后代亦然,
其表情中时量流转,于人间时量,或于梦中时量,皆非常量,是非随便而变,而其心识归元迷梦,所见所受,前业缘变,如坠狂流,随波而去,不能自已。
非此法有难,制心最艰巨,
不尽天仙根,统统劫无尽,
彼阴灵附身者,亦具阴灵五通,然易看破,亦易坏损,阴灵借人身之五行精英,修炼阴阳之性,欲参合一元真命以成神仙妙品,此事甚难,业缘深重,难返正道,亦遭业劫,久堕轮转,拖延出期,非善行也。
慧目本圆照,固执不开眼,
受圣贤之见,以真谛破邪,
还归宿天下?或为将来人?
贪求修德者,何尝有德少分,虽身积德,无诸善福,以其无善因耳,无善之因,亦无善果之所成,故于修持,无涓滴机巧可行,唯步步结壮罢了,比方人间百工之人,欲学真巧,非结壮不能得也,百工技能,妙理亦深,不成轻之以浅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