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修真纲要[第1页/共4页]
念来忽念去,思来或想去,心恒住平静,静处净性立。
本已染毒重,身心有苦根,中毒本已苦,拔毒苦作乐。
明达真伪者,于伪中得真。
心性若伏,其身天然安止,心包太虚,何况骨肉乎,心性安好,血气自静,精气自宁,神天然清灵,因而内明身心,天然闪现,涵养其明,名为内修。
以愚痴言,作如是说,实修者谨慎处置,丙申年三月廿七日记之。
颂:
后代众生,心机浊乱,乃至浊劣,使人间多生忧?,于其起居不尊六合,于其身心背叛品德,因而聪明短浅而妄图富强,放流毒于人间,爱好恣欲,侵害身心寿命,以是人缘,不得长乐,以是人缘,人间修行之法,自古以来,皆因世道流变而迁演。
以六合法例,顺六合摄生。
心居世外身住世,身心一等何有分,
妄情本因真情生,妄心亦是至心童,撤除妄性邪乱性,纯真一性自圆明。
器薄者分修,以肉立命基,渐弃于妄心,妄尽亦名真。
古往今来,世人通道者,心也,攻心之法,莫过于伐贼,贼心若死,圣心乃立,君心必现,统统如法,名得法人,唯有此等,可成圣道,此乃小圣之道,另有大圣之道,小圣之道,伐取有为,亦有争斗,若大圣道,不伐而自下,不争而得意,有为而自有,无令而天下行正,无修而身心俱圣。
彼将万念运,心恒止于安,万念无妄情,清净性所现。
诸法从心起,修身从心立,心用身而修,诸行以心许。
莫说性命事,性命本是一,人间一漏身,非真性命地。
迷者苦为乐,不思长乐界,暂乐苦身心,不敢拔苦根。
修真之人,师法六合,端方周遭,无执无失,始终以内,无有乱也,无轻无重,前后如一,因而存亡以内通达如一,此存亡若一,人间来去亦为一,已得于一,万事皆毕矣。
真情非无情,无诸妄情也,痴迷恩仇内,妄情岂至心。
颂:
德行圆成破愚痴,统统智人不动地。
如是学静,乃为修真第一事,此为根本,此基之坚毅,为厥后行道之安顺也,若欲修真,此是第一,无此根本,统统修行,如沙聚塔,毕竟不成。
正邪不争斗,明暗任悠游,心不取于法,能取统统法。
割爱非不痛,割肉亦如然,削骨肉还母,此心是真人。
世民气亦然,有正亦有邪,若能涵容者,正邪无争斗。
所谓六合之自生,比方人之自生,何为自生?本身元精元气之生,名为自生,自生有二,一者为外自生,二者为内自生,六合与人,皆有此二种自生。
渐修其真者,系念于当前,至于忘身心,一念不能动。
世人学静时,难离常日思惟风俗,各种思议,欲将思路依托于某处,若心无依托,则乱想纷繁,是心不收也,若心暂收而妄意常动,是性未摄也,当以放心而收乱心,当以定性而摄妄情,修习谙练,天然得定。
善摄生者,无死地也,六合间统统死地,不能死之,所谓仁者无敌,以仁者爱人故,自心无敌也,若自心无敌者,外众生不能为敌,天长地久,六合之以是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乃能长生。
赞:
后代之人,工于心计,执迷欲乡,好弄心机,至于机巧,盗窃心重,猜疑迷窍,因而人间乃有一代圣贤出世教养,断古法而依托圣心于新法中,使后代修行者修心摄性而养身心,涵养根器而从古脉,盖因众生心堕毒海,至于身内精气神,皆受毒染,乃诚意性,亦多染劣,生各种忧?本源,圣贤垂悯,教各种断苦根之法,乃至无上底子法,皆可通达圣本。
修真之士,更不成起骄易妄傲之心,不成以自修年事做不同知见,于民气中,光阴如幻,不成计着此中,堕迷妄海,修真之士,亦不成因世人身份职位不同而较量修行短长,人身有别,心无不同,身份有别,道无不同,自发得是,贼心机也,不成认贼为子,自害身心,亦害别人。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