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境界差别[第1页/共5页]
无极者,无始无终也,于无始终内,则生有始有终,始终者,时量流转,亦名生灭,亦名隐现,有死者必有生,有其生则必有无生,盖无生为生之根,生为死之始,死为生之终,而无生含之。
于此人间,大块之上,日夜互换于四时时候之变不过七五,四时来去亦循此道,如是阴阳运转,亦有度量,以此度量而生息运转,是故则有枯荣存亡之征象。
何故言阴阳自为境地?盖阴阳比方二香独立自成,比方日月挂住太虚,阴阳二界遍充太虚亦如日月之住,阴阳二界亦不相攻。
众生万物,莫不由此阴阳度量而生,亦是以度量之极限而死,或复草木,或复血肉身命,或复无形生灵,如是等类,皆有此存亡寿命之度数,盖因六合之间,万类生身之命元皆生于此六合,故于此六合中,身命则随类而现短长。
夫大块之上,众生各依其性而住止,或居水中、水上,或居地中、地上,或居火中、火上,或居空中、风中,大块以外,诸众生等各以其性安居其境地,或复无形者居无形,或无形者居无形,或无形者居无形,或无形者居无形,如是各安住止于其境地。
无极者,生乎太极,太一者,纯一也,别无二性,亦无形色,因而乃生二性,名为阴阳,阴阳建立境地,则生乎形色,太一纯乎于生,阴阳得生之性而生,阴阳亦因其生而有死,是故阴阳界中,无不死者。
阳灵境中,复活诸阳界,诸阳界中复活诸小阳界,如是乃名境地相生,阴灵境中,复活诸阴界,诸阴界中复活诸小阴界,如是乃名阴界循复而生。
于大块上诸气,比方阴元气、阳元气、纯一气、五行气、阴五行气、阳五行气、细元气、粗元气,如是等诸气类属,虽皆为气类,然却如室内诸香等存室内,皆自为界,不相混一,比方檀香,室内如有百种檀香味,则百种皆自成界,不成一界,亦是一大界中诸小界,此诸界比方人之脏腑,虽同居体腔以内,却非一个。
亦有阴阳境地者,彼等皆因修持,或复善德纯明,或复圣贤之属,于其身后趣入此境地,此乃摆脱存亡境地,名为恒生纯一,于其境地另有诸多别离,乃为诸贤德圣者修化所归。
比方太虚中有无量大块,无量大块各以其人缘而现不等形色,诸大块亦因其众生所感之业而现分歧灵质气味,亦因不等之特性而现众生寿量是非,亦现大块净浊之别,而诸大块地点境地虽同太空,却分歧阴阳感业境地,是故除太空境地外,另有世量之别。
如是空界,征象称名,则为气、为质、为灵、为息,于诸无形无形境地中,有如是大类,于如是大类中,复有无尽不同,比方人间大块之虚空,气则大分三类,所谓阴阳之气与纯一之气,阴阳气中又分元气与五辨之气,于元气中又分粗细之量,乃有百种不同,五辨气别名五行气,五行气以阴阳而生,又分阴五行与阳五行,因阴阳元气粗细之不同,故阴阳五行之纤细分类又以百千类数,如是别离纤细,则无穷尽。
如是六合界中,五脏之形独立而五脏之气同住充满此身六合境地,比方人之毛虽受肾精为根,但是具有五行之元息,虎伥血脉,骨骼肌肉,无不遍满五脏精气,如是此身亦皆遍满五脏精元。
太虚纯生而不死,太空虽空,亦有寿量,乃与诸有,皆将生灭,是故太空亦名空界,于此空界,交于太虚以内诸阴阳境地中复活小空境地,因而诸阴阳境地皆备空界,而空者涵容仿佛虚灵,是故众生等类则称其名为虚空。
修持之人,自调阴阳而配乎和合,或复日夜之间皆可出游,此为阳灵神情,能够游转于人间太阳境地中灵息属界,亦能游见于太阴境地之少分,所见之象只在别外境地,于大块凡人眼界中则不复存,而诸境地因灵息交换相同,是故别外境地亦能观察此人间大块境地。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