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闲谈略说[第3页/共5页]
树静风不止,怎解无法时?
答:
答:善恶非我定,循环非我名,本日杀人,后被人杀,非论善恶,如是报回。
问:凡俗不能活,贤人可无忧。其别在何?
大圣精华意,诸圣共传之,
答:
受敬而福减,称尊而厌圣,
沾尽大千水,彼福海不尽,
颂:
大修行之难,难能够比方,
答:
伯昏无人,伯者,德也,昏者,默也,无人,天赋境地也,若计着争斗中,后天德行尚不全,安可至于天赋境地?天赋尚不入,安能够得天赋德行,天赋德行尚无,安能够全其真一之性?如是小圣之道尚不及万一,何况大道乎?汝等听闻大道真意,心生倾慕,暗中又生贪婪,于小圣道尚不能得,又欲吞食此无边大道之果,贪婪之欲若转为道性,现在即证无上道果。
修行诸法,不名修道,心德聪明,所到之处,乃为修道,道非诸法,诸法助道罢了,急于求成,反遭其祸,贪求胜利,功德反损,心无圣性,死而轮转,宿世作孽,后代遭罪,若无前孽,后无罪受。
颂:
被人夸奖,如受欺侮,盖因彼民气里藏毒,被人还礼,如坐针毡,盖因彼民气里有刺,与人对论,如刀加身,盖因彼民气内逼迫,常有诸人来喧闹,彼人看得起我才来扣问,看得起我才来请我,看得起我才来找我,我常思念,我本鄙陋之人,一介愚夫,何敢劳动你等看起?
生性有慧根,修法而对劲,
问:无聪明人,无歹意而作大恶事,其人无罪耶?其人无辜耶?其所做非恶事耶?
问:
你们整日只想着发掘知识事理,即使我百年不食不眠所说,也不过我所知冰山一角罢了,你们即使学尽天下知识,也不能测晓得境之毫末,唯有实修,乃得真知,世有真人,后有真知,汝非真人,便无真知,道听途说,烙印于心,亦非真知。
乃能解存亡,复能解涅槃,
若须舍命时,笑而赴之。
若无分毫私,便是有为时。
答:病入膏肓,能够用药,循序渐进,后猛药,先求猛药,直欲治病,则必治死,当从微末做起,点点滴滴修改,待其道力充满,能够直证无生。
答:比方见日不入日,亦如蜃楼,见之而不能入,境地不相对耳,圣性奥妙无方,见之即明,了达无碍,比方见日而日入目,见蜃楼而色入心,反转境地,以幻归真。
比方世人见江南烟雨丹青,虽是实景,而汝未到江南,即不知江南实在气象,虽见而犹为虚幻也,我平生时量,所能丹青之道景,实为微少,此中妙意亦不能画,若汝等不思进取,专好知识,乃自误平生罢了。
问:若:自利利他、自他皆利、自度度他之类,其成品德否?
贤者知错即改,愚夫知错不改,不从本日忏悔,尚待哪个将来。
不言修品德,而德道自成。
毫毛沾海水,水尽彼不尽,
答:爱人者,人恒爱之,善人者,人恒善之。
待人如待己,损私而益他,
问:若行有为法,自亦不谋事,各种施利,如何能兼成、互不相妨扰?
生慈即供佛,三世圣尊赞,
当古民气,急功近利,好求成,稍有所得,即不精进,以其所得,炫卖求名,观如是人,休咎之事,岂能免哉?贤人避名,如避毒箭,贤者学圣,亦不乐名,但看世人,另有几人好学澹泊虚无之道?另有几人能澹泊虚无以生?彼等名为学道,稍有所得即去卖道,求名逐利之时,安有澹泊虚无?
生为华人,实在不易,流玄黄血,为圣子孙,甚为罕见,不幸龙子不识祖宗,被流毒染,自堕为虫,圣贤观见,乃为叹惋,华人子孙皆有圣贤血脉,善修圣法,归宗见祖,能够破茧成蝶,能够凡入圣,能够虫性化转为龙,如是登天之机遇,不成错失。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