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罚王家[第2页/共4页]
“是我们的书!凭甚么拿我们的书,还要打二哥!?”
稚嫩的哀声裹住少年,他眼中俄然绽起一丝光芒,再化作朦朦光彩,分散到全部眼瞳。
“一身肉都长在嘴上了么?还不把这傻子踹开!”
顺着覆满青苔的碎石巷子上了山坡,小院便尽收眼底。两配房屋分踞北面和东面,西面林子里还孤零零地立着一座小屋。屋子都是陈旧木板为墙,竹席加茅草为顶。竹篱笆圈住整座院子,在南面开出一道门,也就是所谓的“陋屋”。
少年说话嗓音明朗,咬字清楚,两小欣喜交集,二哥脑筋复苏了!?
“小杂种,快放开!”
“这是二哥的命根子!没了书,二哥活不了,我们也不活了!”
王相公家、邓相公家……
农夫们纷繁皱眉,那一高一矮两个年青人眼里的气愤更是浓烈,王何氏举头挺胸,尖尖下巴几近是平下落在世人眼里:“谁闲得不耐烦了,伸手管这我们王家事,别怪我何家去找王相公和邓相公家讨小我情,把谁办了衙前!”
他点点头:“虎儿,瓶儿,二哥好了。”
刚才那踹狗的矮个子辩驳道:“秀才公如许的人,还得不了好报!?”
林中小屋恰是王家的书房,两个小孩扶起少年,凄声唤着。
刚才浑家去书房里取王家的藏书,本来如傻子普通的王二郎俄然发了癫,在门口死死咬住浑家的手,他被浑家逼着,不得已一脚踹开,心中还隐有不安。王二郎的脑袋本就有伤,这一撞不会再出甚么事吧?
农夫们点头感喟,行动沉重地分开了,心说老天爷应在王二郎身上这一报,真不知会是个甚么了局。
“难不成真是老天爷在降罪,那园地动……”
接着他就暗骂本身真蠢,王二郎本就是个傻子了,还能再撞出甚么花腔?
“你们的书?”
mm瓶儿抽泣道:“二哥,王麻子他们……”
这两个名字蹦出来,农夫们神采都是一变。
“秀才公刚出了事,王麻子就翻脸欺人了,不怕遭了雷劈?”
农夫们低声嘀咕着,秀才公姓王,这山坡小院恰是王秀才家。话题转到月前的地动,再牵起王秀才的儿子王二郎。
“二哥!?”
其别人回过神来,也纷繁声讨牵牛汉。王家历代都积有善名,王秀才多年来一向教村里的孩童读书识字,只收些米粮作束脩,大师都把王秀才唤作秀才公,绝少不敬。牵牛汉说秀才公遭了天谴,这事大师虽也在犯嘀咕,可面上却不肯认同。
“还是去劝劝吧,别让王麻子弄出事来。”
身着粗麻短褐,头裹软布巾的农夫自村外田坝一伙伙返家,扛着钉耙铁鎝【1】,牵着老黄牛,说谈笑笑,话题都绕着一个比字打转。比谁的地步更得牛爷的喜爱,谁的浑家厨技上得了台面,比谁家小子更聪明,谁家女儿嫁奁备得光鲜。再比到哪个光棍汉先结婚时,还嘘哄起来,惹得狗儿也吠个不断。
北风早早翻过了秦岭,四时翠绿的蜀中也罩上了一层萧瑟。十月初九,酉时刚过,天幕就已浸墨,垂垂染浓。
农夫们神采庞大地望住那小院,狗儿犹自不觉,汪汪叫着逗牛,被人一脚踹开,哭泣着夹起尾巴,老诚恳实头前开路去了。
嘴里这么说,心中却道,可我不晓得,我到底是这一世的人,还是来自九百年后的另一世人。【1:铁鎝是宋朝呈现的一种掘土东西,农夫用来翻耕碎土。】
“也不知老天爷在报应啥……”
位列华阳四神童之首的王二郎本是村里头号话题,此时谈起,语气却再不一样。以往的赞叹、恋慕、畏敬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遗憾和喟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