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1页/共3页]
14《勾践灭吴》
1《荷塘月色》(第4—6段)(朱自清)
6《记念刘和珍君》
但是本日证明是究竟了,作证的便是她本身的尸骨。另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并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殛毙,的确是虐杀,因为身材上另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当局就有令,说她们是“悍贼”!
曲盘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散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轻风过处,送来缕缕暗香,仿佛远处高楼上迷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抖,像闪电般,顷刻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色彩;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因而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以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极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敷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敷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消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代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平,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平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兵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以内也。”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起码,不肖;而臣衰,窃垂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多少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垂怜其少于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觉得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奠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难道计悠长有子孙接踵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无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觉得东道主,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