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周敦颐[第5页/共9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三阶段:从阴阳到五行。宇宙生长的第三阶段,是由阴阳二气相互感化而演变为“五行”(指构成六合万物的五种根基物质元素,即水火本金土)。《图说》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周敦颐以为,“五行”就是五气,因为它们和阴阳一样,也是气的一种形状。但这是比阴阳更加初级的物质形状,它们各自具有比阴阳更加详细的形状和性子,“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说的就是这个意义。物质生长到“五行” 阶段,呈现了四时的窜改,《图说》中的“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说的就是这个意义。

考前人研讨,普通以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他以儒家典范《周易》和《礼记·礼这篇》为按照,又接收和融会了道家及玄门的一些与之有关的思惟质料,遵循本身的构思设想而成的。

黄宗炎的考据和申明很令人佩服,他揭露了周教颐是如何把表示方士修炼之术的《太极天赋图》改革为论说六合人物天生演变的《太极图》。但是,事情又不是如此简朴,周敦颐是一名儒学功底很深、思惟通俗的实际家,他的宇宙演变论,决不是简朴地抄袭玄门炼丹术。作为宋朝理学开山,他除了具有坚固而丰富的儒学知识以外,更遍及和精要地接收、熔化了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惟质料,特别是对道家、玄门思唯有着丰富和深切的体味。他的理学思惟体系,就是在如许的根本上,奇妙地将儒、道融为一体而建立起来的。

《太极图说》

第二阶段:从“太极”到阴阳。宇宙生长的第二阶段是从“太极”到阴阳。“太极”当中包含的动静机能,使之分化为阴阳。《图说》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这就是说,在“太极”的活动中产生了阳气,静止中产生了阴气。宇宙的原初物质生长到阴阳的阶段,不但有动有静,并且动静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其根,因而便呈现了六合之判分。这就是说,六合是在物质生长到分阴分阳的阶段上构成的。

在《易通》的《礼乐》章中,周敦颐阐述了礼乐题目。他第一次把保持封建制干系的“礼”提到了“理”的高度说:“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得其理然后和。”礼乐的感化是保护封建次序,这就是把礼作为标准人的思惟的东西,把乐作为调和人际干系的东西,从而达到使这个社会既有品级次序,又能调和同一。上述思惟被二程、朱熹等理学家停止了担当阐扬,又把“礼”晋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天理人欲之辨”,应当说是由周敦颐开其端给的。

周敦颐的首要著作除《太极图说》以外,另有《黄历》,《黄历》亦名《易通》。名为《易通》,申明它是一部讲《易》的著作。《易通》全书40章,全文2601个字,笔墨非常繁复,但其论及的题目却很遍及和深切。固然是一部解《易》的书,它的气势却分歧于当时其他易说著作。这部书不对《周易》停止逐卦逐句的讲解,只是有挑选地援引了《周易》中的多少经文,停止阐述的阐扬,用以表述本身的观点。《易通》所触及的卦名只要乾、损、益、家人、睽、复、无妄、讼、噬嗑、蒙、良等部分。他以为,《易》集合表现了六合构成的奥妙和贤人之道的高深莫测。不过,《易通》又不但仅是一部易学著作,此中还包容和贯穿了《中庸》中“诚”的思惟,也触及了《论语》、《春秋》、《大学》、《乐记》中的一些内容。《易通》也是对《太极图说》的详细弥补,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弥补,共同揭示了周敦颐的理学思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狱王狂尊    恶汉    高调二婚    无限之先驱    一宠成瘾,首席的妻子    安逸大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