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籍[第1页/共4页]
仁宗亲政后,庞籍在整肃朝纲等方面,屡献良策,他劝仁宗:“陛下躬掌万机,关头是如何用人。”提出要辩白邪正奸伪,任用贤正,制止朋党。选用大臣要采纳世人公论,而不能听某些人的一面之词,让那些勇于进取、忠正朴直的人布列朝廷,襄治国事。当时,宰相张士逊为固相位,不吝采取架空异己的手腕,结私用人,还公开派人到各地选美女入宫,皇室后苑制作珠玉宝器的工匠也倍增于前。为此,庞籍在奏疏中还提出要“以俭省为师,以奢糜为戒,重惜国费”。张士逊此时正得仁宗天子的宠任,言事官们当时说话,都千方百计地逢迎张士逊。庞籍勇于直斥其行动,是以深得同僚们的佩服,御史中丞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张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当时,北宋建国七十余年,已呈现各种危急,具有稠密儒家思惟的庞籍,以主动用世的态度,连连上疏,陈述本身一整套的治国主张,大抵是以礼治、人才、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底子办法。这在当时,是有主动意义的。他本性朴直,在从政活动中对峙原则,特别在荐贤斥佞的斗争中,他犯颜切谏,当廷与皇上争论,置小我安危于不顾,被称为社稷之臣。
清算吏治、实见礼法是庞籍的政治主张。庞籍为相伊始,即下诏曰:文武官七十以上未致仕者,更不考课迁官。后又多次下诏清算标准吏治,严格官吏保举轨制,并制定了对不称职官吏弹劾、奖惩办法。他倡导俭仆,反对华侈华侈。以为天下之财是农夫之膏血,应当备饥荒兵革非常之用。宋朝到仁宗时,国势日趋贫苦。国度府库之财,十之七八被天子奉侍赐赉和贵臣饮宴之用。因此他死力举谏要天子、贵近之臣带头俭仆,以期收到上行下效之服从。在一些详细事件上,他都主动上谏仁宗天子。比如:宫禁市物给实直,非所阙省毋市等。
庞籍耐久任处所官,对农夫的痛苦体味较多,他以为该当体贴百姓痛苦,农夫糊口不好,就是当官的耻辱。在这类思惟指导下,庞籍在三年的宰相生涯中,除了存眷社会上层,同时也把重视力放到基层群众身上,他收回了体贴群众痛苦,减轻群众承担的呼声,并且这个思惟贯穿在他统统的在朝光阴里。
庞籍到任陕西、充当封疆大吏后,当真落实朝廷整饬边备的诏令,亲身巡访各地。在计谋上,他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目光和策画,从边陲全局解缆,考查阐发了全部战役时势。一方面,庞籍全面考查了西夏的农业、手产业、贸易等经济生长状况;一方面,庞籍全面阐发了北宋、西夏、辽和其他民族政权并存的环境,看到西夏比年不竭对辽及吐蕃、回鹘等政权用兵,频繁的战役所形成的庞大伤亡,不但给西北各族群众带来深重的磨难,也严峻影响了西夏地区的农牧业出产;再一方面,庞籍颠末紧密窥伺,全面把握了西夏贵族统治个人内部的冲突,并主动采取诽谤政策,慢慢崩溃了元昊的统治。在措置民族干系方面,西夏与辽等民族之间不竭产生新的冲突,而庞籍对少数民族采取招安蕤和政策,稳定了大宋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系。有一次,契丹来使要求割取天池庙地,对这一干系到民族间好处干系的严峻事件,庞籍的部将知忻州郭逵,在庞籍的授意下,礼节俱全、稳妥地停止了措置。郭逵查阅有关文书档案,发明有一封承平兴国年间契丹写给天池县的信,信中提到:“遥祀天池庙有应,以属南朝地,未敢擅修。”据此,向契丹使者出示函件委宛予以回绝,使契丹没法再争,大为佩服。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省成武县伯乐镇庞楼村)人,于北宋太宗端拱元年,出世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庞籍就遭到杰出的教诲。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庞籍及进士第,被授黄州(今湖北黄冈)经理参军(经理参军是帮手知州审理刑事案件的专门职务)。庞籍莅任办事足智多谋,得心应手,很得下属的赏识。在厥后的宦途生涯中,庞籍的才气频频获得下属的承认,以是他很快就被调任都城开封,成为在天子身边的朝臣。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