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首发[第1页/共4页]
【译文】总计西方第四列山系,从阴山开端,直到崦嵫山为止,一共十九座山,路过三千六百八十里。祭奠诸山山神的典礼,都是用一只红色鸡献祭,祀神的米用稻米,拿白茅草来做神的座席。
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
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y1n)嵫(z9)之山1,其上多丹木,其叶如穀)[榖(g^u)],实在大如瓜,赤符而黑理2,食之已瘅,能够御火。其阳多龟,其阴多玉。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此中多砥(d!)砺()3。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有鸟焉,其状如鸮(xi1o)而人面,蜼(w7i)身犬尾4,其名自号也,见(xi4n)则其邑大旱。
【译文】再往北二十里,是座上申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到处是大石头,山上是富强的榛树和楛树,野兽以白鹿居多。山里最多的禽鸟是当扈鸟,形状像浅显的野鸡,却用髯毛当翅膀来抖擞高飞,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眨眼睛。汤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译文】往西二百五十里,是座白於山,山上是富强的松树和柏树,山下是富强的栎树和檀树,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牛、羬羊,而禽鸟以猫头鹰之类的居多。洛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然后向东流入渭水;夹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北面,向东流入生水。
【注释】1漆:这里指漆树,落叶乔木,从树干中流出的汁液可作涂料用。2药:白芷的别号,是一种香草,根称白芷,叶子称药,统称为白芷。虈:一种香草。芎:一种香草。发展在四川地区的叶做川芎,在茎叶还细嫩时称作蘼芜,当叶子长得广大时称作江蓠。3汵石:一种石质柔嫩如泥的石头。
【注释】1柒木:漆树。“柒”即“漆”字。2神:就是魑魅一类的东西,而魑魅是传说中山泽的鬼怪。3钦:“吟”字的假借音,用□□之意。
右西经之山[志],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
【注释】1■:即鳝鱼。俗称黄鳝,体形如蛇,又长又圆又光滑,肉味鲜美。2梧:支吾,也作“支吾”,用含糊的言语敷衍。3疣:皮肤上的赘生物,俗称瘊子。【译文】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是座求如山,山上储藏着丰富的铜,山下有丰富的玉石,但没有花草树木。滑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诸■水。
【注释】1机木:即桤(q9)木树,长得像榆树,把枝叶烧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2华草:不详何草。3茈石:紫色彩的标致石头。文石:有纹理的标致石头。
【译文】再往北二百二十里,是座盂山,山北面盛产铁,山南面盛产铜,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红色的狼和红色的虎,禽鸟也大多是红色的野鸡和红色的翠鸟。生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西二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t2n),其兽多■(zu$)牛、羬(xi2n)羊,其鸟多鸮(xi1o)。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生水。
北山经
【注释】1鸟鼠同穴山:据前人讲,这座山上有一种叫做■的鸟,长得像燕子,而羽毛是黄色的;又有一种叫做鼵的鼠,和普通的家鼠类似,但尾巴较短。它们穿地几尺深,鼠在洞窟里住,鸟在洞窟外住,战役相处。2鳣鱼:一种形体较大的鱼,大的有2、三丈长,嘴长在颔下,身材上面有甲,无鳞,肉是黄色的。3铫:即吊子,一种有把柄有流嘴的小型烹器。
【译文】往西南三百六十里,是座崦嵫山,山上发展着富强的丹树,叶子像构树叶,结出的果实像瓜大小,红色的花萼却带着玄色的斑纹,人吃了它便能够治愈黄疸病,还能够辟火。山南面有很多乌龟,而山北阴面到处是玉石。苕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磨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马的身子而鸟的翅膀,人的面孔而蛇的尾巴,是很喜好把人抱着举起的,称呼是孰湖。山中另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猫头鹰而长着人的面孔,蜼一样的身子却拖着一条狗尾巴,它收回的叫声就是本身的名字,在哪个处所呈现那边就会有大水灾。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