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清穿]再沐皇恩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和珅就像个百宝囊。他想要的,和珅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会为他办到。

吴省兰摆摆手:“本日之情,教员记在内心了。你年纪悄悄,就入了皇上的眼,将来必然前程无量。”

弘历走后,和珅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吴省兰被门生搀扶起来,朝和珅作了一揖。

弘历到了嘴边的怒斥又咽了归去,和珅跪在地上的姿势与影象中的阿谁身影重合了。

论刚毅,他不及阿桂;论坦直,他不及钱沣;论清正,他不及刘墉;论文采,他不及纪昀。

“教员这是做甚么?”和珅忙回了一礼:“教员对门生的教诲,门生受用不尽。”

弘历核阅了他半晌,开口道:“说说看。”

“能臣,好一个能臣。”弘历回过神道:“记着你明天说的话。吴省兰,和珅救了你的命,本日要不是他,你这脑袋和脖子就要分炊了。”

他竭尽所能地放纵和珅,只因为他信赖:和珅毫不会棍骗他、孤负他、叛变他。在和珅的劝说下,他坐上太上皇的位子。他持续将大权紧紧地握在本身的手里,却没想到引来了新皇嘉庆对和珅的忌恨。

和珅心下一沉,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本来这冯霁雯是和珅的老婆。真正的和珅就是靠着她的祖父冯英廉的名誉和权势发了迹。可现在,她却被指给了傅恒的四儿子,福长安。

“不敢?这是你的功课吧。你看看上头的字,如果换成朱批,说是御笔也没几小我会思疑。”

和珅坐在洪福酒楼里,一面饮着茶,一面向那跑堂的小厮探听:“不知这婚指的是哪家的公子啊?”

和珅一边答话,一边脑筋转得缓慢,从那一溜儿的满清名臣中搜肠刮肚找出一个两朝元老来。硬是把一纸讽刺教习,私藏不臣之心的诗文,说成是赞誉之辞。

因着他的到来,汗青的巨轮,真的在缓缓地变向......

在太前面前,他要做个好儿子;在后妃面前,他要做个好丈夫;在满朝文武面前,他要做个严肃的君主;唯独在和珅面前,他能做一回无所顾忌的清闲天子。

但是弘历比谁都清楚,他离不开和珅。

弘历听了这话,嗤笑一声:“和珅啊和珅,你这又是赵孟頫,又是董其昌的,何不直白一些,说是仿朕的字呢。”

后妃都能看出来的情素,和珅那样八面小巧的人又怎会不晓得。但是他没有点破,只是在南巡时,给天子找各色莺莺燕燕;在西洋使节来访时,向他献上金发碧眼的女子。和珅用这类体例,一次次地提示他,他们之间隔着君臣大防。

本来他还头疼着,该如何推拒这门婚事。未曾想一道圣旨,就将既定的线路打乱了。

和珅回想了一下诗文,安闲应道:“门生觉得,这‘千人石上坐千人’指的是这官学中的万千学子;这‘一半清来一半明’,是指此中的门生,将来为官清正廉洁,明察秋毫;至于这‘两朝天子一朝臣’,指的是我们大清的两朝元老,颇受百姓恋慕的刘统勋刘大人。这诗里的意义是,寄语吴教习,但愿他将来能多培养几位像刘大人那样的栋梁之才。”

南巡要银子,和珅去筹;兵戈要银子,和珅去筹;老佛爷过千秋节要银子,和珅去筹。他喜好看和珅竭尽尽力地讨本身欢乐,费尽尽力地周旋于官吏之间。那些私密的事情,他不能对旁人说,唯有和珅,能够充当一个合格的聆听者。

“皇上请看,这纸上的笔迹不对。门生除了学赵孟頫外,还学董其昌。可这纸上的字,只要赵骨,却没有董筋。”

“你有何证据?”弘历面沉如水地问道。

到了最后,他的好儿子嘉庆天子终究积累了充足的气力,一举擒拿了和珅。短短数日之间,就将和珅夺职、抄家、下狱。他看着畴前他各式放纵的人,涕泗横流地跪在新帝面前,凄哀地哭诉道:“主子家中另有妻儿,求皇上饶主子一命。主子愿为皇上做牛做马,任凭皇上差遣。”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泱泱大唐    红楼之敏归    叫我厂公大人    原来我是妖界主宰    犬夜叉之黄泉刀缘    末世之雪国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