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页/共3页]
两方争论不下,最后商讨当场开封验名,世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卷子上的名讳。“哎呀,是和珅!”邹奕孝身边的一名官员俄然惊呼出声:“此人是本年顺天府乡试的解元!”
正说着,背面又传来了马蹄声,接连着几拨报喜的,敲锣打鼓地把四下的邻居都引到了府门前,真真是鲜花招锦之盛。
此言一出,方才那几位“义正辞严”的翰林都沉默了。户部侍郎但是个有实权的位置,固然层次不算最高,却也不好获咎。
乡试解元,这是多少举子梦寐以求的名次。
吴书来回禀道:“回万岁爷,千真万确,主子还特地确认了,是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那位”
和珅放动手中的风土志,正迷惑间,就见为首的官差已经踏进了院子,手里举着报帖,笑道:“恭贺新朱紫高中解元!”
如和珅所料,他的答卷在阅卷官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千份策论中,没有第二个举子胆敢写出诸政划一的话。有些恪守礼法的官员,乃至几乎气得掀了桌子。邹奕孝却盯着和珅的策论出了神,他虽清正,却不刚强。和珅的话,咋一看惊世骇俗,细心揣摩却挑不出错处。
和珅思考很久,脑海中天人交兵:一时想着,不能将本身的出息断送在一纸策论上,一时又没法违背本身的明智与知己,写下满篇昧心话。
最后一场,和珅展开策问的试题,刹时怔住了。乌黑的试卷上写着一行小字:“农工商诸政各有专官论。”
弘历放动手中的御笔,展开的宣纸上写着两句诗:“翻悔返来增怅怏,人间谁复是知音。”
弘历也说不清本身的心机,他一面暗恨和珅的八面小巧,一面又模糊等候着君臣相见的时候。
和珅摆了摆手,笑道:“这拜帖还是不递的好。”
突如其来的落第,打乱了他统统的打算。原想着秉承了爵位后,循分守己地办差。遵循汗青的轨迹,不出三年,本身就会被汲引为三等侍卫。有了靠近天子的机遇,也有了官运亨通的能够。
刘全见和珅自顾自地笑起来,焦心道:“我的主子爷,各地赴京的举子都上门递拜帖去了,您如果再不去,可就晚了。”
走出贡院的那一刻,和珅只感觉卸下了沉重的承担,连脚步都变得轻巧起来。即使名落孙山,他也不悔本日的决定。
和珅展开报帖,见正中写着“捷报”二字,底下另有一行:钮祜禄·和珅高中顺天府乡试头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邹奕孝在山西当过学政。山西一带的某些府县,地盘瘠薄,老百姓光靠几亩薄田底子保持不了生存,最后被迫沦为流民。若能寻个由头让他们从商,也不失为一条前程。
正想着,又听一名官员游移道:“本年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是户部的刘侍郎吧。”
上一世,十公主大婚,他曾驾临和珅的府邸,偶尔瞧见了书房里裱着的这句诗,方才明白科举落第对和珅的打击是庞大的。弘历也曾考过和珅的文明功底,虽说比不过学富五车的纪晓岚,但也是熟读四书五经。
有过乡试的经历,和珅这回备考就简练多了。会试开考之日定在次年的仲春初九,共分三场:第一场考四书,第二场考五言诗,最后一场考五经和策问。前两场出的题都中规中矩,和珅答得也非常顺畅。
玄月十三,是钦定放榜的日子,和珅作息如常,既无焦炙之色,也无寝室难安之举。反倒是刘全,心机活泛得很,总惦记取放榜的事。
和珅一愣,半晌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来岁会试的主考官竟然是他。
与此同时,紫禁城三希堂内,弘历一样一脸骇怪:“你说和珅中体味元?”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