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页/共3页]
元春情中一向梗着一根刺,可王夫人的话却点醒了她。与其在后宫里孤军奋战,还不如和薛家联手。起码,薛家现在另有几分财力。元春虽说看不上薛蟠的品德,可薛蟠现在却在军中领实在实在在的职务,比起家中靠父辈庇荫,只知一味吃苦的那些浑小子不知好了多少。
宝钗嘲笑了两声,她如何会不晓得贾宝玉的德行了。定是见了柳女人身形袅娜,容颜娟秀,便把薛府当作了贾府,好一番浑话。只是这当口,还不能同贾家完整断了情分,只得又把薛阿姨劝了劝,等薛阿姨临走时,方冷了眼神,“总有一日,本宫定将贾家踩在脚下给哥哥赔罪!”
喜新厌旧是人之赋性。太上皇也不例外。
宫中向来捧高踩低,元春自宝钗进宫后早已是恩宠大不如前。再者,贾家在朝中并无一个身在要职的后辈,元春纵使想要找个依托,也可贵很。幸而太上皇对四王八公仍有几分眷顾,不至于给元春没脸。只是,凡是女人,面对比本身年青貌美的女子总有几分忿忿难平。更何况宝钗姿色,才情样样不下于本身,最首要的是,宝钗她――年青!
薛阿姨自是明白探春的本领,畴前在贾家也见过她管家,那里有不对劲的。只是想到王夫人的性子,内心却有些放心不下,只道:“娘娘放心,我省的。只是贾家向来不甚循分,昨儿个一番闹腾,已叫人看了笑话。你哥哥那边非常不痛快,柳家大郎又和你哥哥向来靠近,这几年没少帮衬着我们家。说到底,也是那一家子太浮滑了。”
想到那李纨现在孤儿孀妇地守着一个稻香村,整日里只在屋中教诲兰哥儿写字读书,做些女红针黹,不免心中唏嘘。
且说薛蟠结婚,与其一母同胞的宝钗天然也是欢畅极了。虽说娶的乃是贾府庶出的女儿,然畴前住在贾府时,探春的脾气本性倒也看得进宝钗的眼。何况以薛蟠的脾气,怕是满都城里说亲也难找个合情意的女人去。
说罢,也不睬会神采丢脸的王夫人,挥了挥手便让她归去了。
王夫人见他满面忧色,心中不由得就是“格登”一下,还不待她反应,耳中便听得贾政喜气洋洋地同贾母说:“环哥儿倒是非常争气,日前已经通过了府试,我方才在前头考校了他几篇功课,竟是对答如流,想来不日院试也合该过的。”说着,脸上便暴露了几分笑容来,“我还觉得他同澜哥儿一同读书,只怕还是恶劣,谁承想他倒肯勤奋,这里同老太太说了,也为着一乐罢了。”
此话不提。
未几时,便见贾政身穿常服,一派沉稳之象地进了门。贾母因笑着把元春的话细细同贾政说了,末端才道:“娘娘的话,我听着也是这个理儿。你是他父亲,天然盼着他好。我焉有不盼着他好的事理呢?读书是端庄的事儿,只是有一条,我却要和你说明白了。我们如许的人家,到底不必一味逼迫子孙读书,如果为着做学问反而自戕其身,非常不该。”
见王夫人越说越不成个模样,元春忙打断了她的话。又命抱琴打了水来给王夫人擦脸,待得王夫人缓过了神采,方劝道:“好好儿的说话,如何往这些事情上面扯。父亲也是,尽管束导兰哥儿有甚么大用。依我瞧着,宝玉是个有大造化的,与其一味去教兰哥儿,还不如好生地拘着宝玉。当今皇上也是个惜才的,母亲岂不知这林家大郎便是少年景名么?本宫传闻,现在林姑父家的季子也过了童生试,来年便可了局一试了。”
王夫人并不欺瞒,除了隐去和元春议论管家等事,只把元春提及宝玉的话只字不漏地同贾母说了。说罢,便看向贾母,见她沉着脸不说话,心中不免有些惴惴。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