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页/共3页]
又走了一阵子,探春见摆布无人时,才悄声问道:“宝姐姐,听世人都说你现在打理着家里的买卖,说有那寄售绣品的,不知可有此事?”
谁猜想没过了多久,薛二叔一夕抱病,缠绵了大半年的风景,竟放手没了,梅家的态度就产生了窜改,对于婚约之事,竟然杜口不提。
探春平素又是个最肯务实的人,自从晓得针线活能卖钱后,就存下了心机,虽知有不铛铛之处,但思来想去,只觉问心无愧便好,何况宝钗又是本身夙来信得过的人,才特地趁了去用饭的风景,叫迎春、惜春两个先走,本身绕道来邀宝钗,顺道问上一问。
不幸宝琴空有花容月貌,绝世才情,大好的姻缘却成了泡影。厥后跟从哥哥薛蝌黯然离京,路过安然州时,不慎被贼人所劫,因里头有个叫柳湘莲的,是薛蟠昔日的结义兄弟,又夙来倾慕绝色美人,见了宝琴,遂有淑女之思,这倒是另一个故事了。
“信里可曾说婶娘可安好?”宝钗忆起薛二叔过世后不久,婶娘就得了痰症,忙问了一句。见陈义家的一脸茫然,却也叹了一口气,又命筹办笔墨纸砚,亲写信函一封,聊表吊问之意。信中却表示薛蝌,理应早早带着婶娘、琴儿入京为上,婶娘或因哀思过分,只怕身抱小恙,也该尽早延医用药,须知这上了年纪的人,病症自是拖不得的。
宝钗想到这里,对探春又多了一份顾恤,见摆布更无一个外人,才悄声问道:“我问你一句话,你须明白奉告我。莫非是姨娘那边有甚么难处不成?如有难处时,固然开口。要晓得寄售绣品之事,当然是真,可若从寄售到绣品脱手,换得银钱,尚需光阴。倘如有甚么难堪处,尽管奉告我。如果一时不急着,只是姨娘手上有多余的绣品,白放着可惜了的,无妨拿来寄上一寄,别的不说,保管代价是比外头高的。”
几个月后果听人闲谈,说那些官宦之家也有后宅花消大了,入不敷出的穷官儿,为保持面子计,少不得将些女红活计交给后宅的女眷来做了,也有女眷闲暇做些针线,托了人拿出去换钱补助生存的。
宝钗听了就动了心机,因思忖着后宅女眷,针线绣法较以外头浅显的工匠绣娘,倒是少了几分匠气,多了几分邃密,只怕是能卖出好代价的,就叮嘱陈小三悄悄留意,如有深闺女眷所出绣品,无妨悄悄高价收了来。一来也不孤负女眷们在绣品上花的心机,二来也存了以精美绣品招揽买卖的意义。
不过端方归端方,到了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的风景,谁肯为那些繁文缛节的虚礼争竞很多。就连史湘云这等侯爵家的蜜斯,也因家里头嫌用度大,不得已把府上差未几的针线活全交由后宅娘儿们亲身脱手做呢。
宝钗当时衣食无着,自顾不暇,只偶尔传闻因朝廷搜捕得紧,柳湘莲就带着宝琴南下出海,也许去了甚么真真国也何尝可知,恰好应了宝琴昔年背的真真国女孩子的五言律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体贴。”
待到一封信写成,晾到干透了又用火漆封好,命陈义家的带出园子去,已是到了午餐时分了。此时诸女新搬入大观园不久,诸事尚未伏贴,厨房还未从贾府分离出来,诸姐妹都是出园子去贾母处一同用餐的。
只是国公府的女儿,为了些银钱竟然沦落到寄卖绣品的份儿上,固然拿姚静的话算是堂堂正正靠劳力用饭,光亮正大的很,并无一丝一毫值得惭愧之处,但世俗之人却不是如此对待。想来探春也深知此事不甚安妥,故而要待无人之时,方敢开口,摸索一二。这也幸亏宝钗常日为人好,探春晓得她不是那种乱嚼舌头的人,也不会因了些琐事就把人看低的,这才大着胆量开口相询。如果换了别人,只怕探春就干脆不说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