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宝钗一惊,心中悄悄叫苦。

“是如何?”黛玉轻笑道,“mm素知姐姐最是博闻强记,就别在此时卖关子了。”

宝钗公然尚记得《莺莺传》里的字句,她敛了容色,向黛玉一字一句道:“张生亲口说:大凡天之所命美人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敷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宝钗不由得哭笑不得。以都城之大,却又去那边寻姓韩的人家?更何况她欲官媒相看,只是想离了贾家这个是非窝罢了,并不是急着嫁人。以是对莺儿娘所说也不在乎,只是一味叮嘱她刺探官媒的来源。

她实在只不过是爱那些戏文词采清丽罢了,并没有别的心机,但却也知宝钗之言实在是金玉良言,推心置腹之语,若不是将她当作亲人普通,是不会等闲说出来的。

她欲要辩论时,宝钗却容不得她辩论,只向她款款说道:“你放心,我这般说,并不是要罚你。你当我不是调皮的?当年我们家里却也是读书人家,祖父手里最爱藏书,姊妹兄弟都喜好些诗词,另有这些《西厢》《琵琶》等戏文,应有尽有,大师都偷背着人看。大人们晓得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总不济事。直到那日我师父跟我说了一句话,我才悟了,今后把这些东西丢开了去。你倒猜猜看,她说了甚么话?”

故而宝钗第一时候就忙着探听官媒来源,意欲过后赔罪,使个别例,哪怕许官媒些银钱,把此事给抹平了方好。

至于藕官和菂官口中言及的龄官,倒是大观园中又一个薄命人。

“可知是那里的人家?”宝钗再世为人,天然不必似养在深闺的女子那般矜持。此事关乎她的毕生大事,少不得也要问个明白。

宝钗见黛玉已经花容失容,再不忍说下去,只是笑着向她道:“我也不过是随便说说。前朝民风混乱,怎如我朝谨守礼节?只是闺阁女子却更加难了,去处稍有差池,就恐被人笑了去。”

宝钗心中暗松了一口气,忽又想起一事,笑道:“瞧我这记性,方才我在园中碰到雪雁了,她正满院子寻你归去吃药呢。你还不从速归去,只怕迟误了时候,就不好了。”

黛玉正在为藕官、菂官之事震惊不已,却不想宝钗竟问她戏文,一时转换不及,却听宝钗不等她答复,只是自顾自的说道:“我有一句肺腑之言,你且记着了。这《牡丹亭》、《西厢记》的戏文,虽不算甚么端庄文章,却也是前人千锤百炼的精华地点,自是词采警人,耐人回味。想来你最喜诗文之道,那戏文你也是喜好的。只是我却要劝你一句,此书文法虽佳,但叙事却只是哗众取宠罢了。如果将那戏里的故事信觉得真,移了脾气,不免吃了亏去。”

黛玉却也笑道:“哪有做仆人的赶客人走的?”心中却非常感激宝钗待她的一片情意,遂未几逗留,起家告别。

龄官扮的是旦角,于演戏极有天赋,连元春娘娘归省当日,都曾亲口奖饰她演得极好,要她不拘哪出,再作两出戏,又特地叮咛“不成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还分外犒赏了宫缎、荷包并金银锞子、食品等物。

只是黛玉乍闻此事,却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实在宝钗仍旧有很多话想说的。宝钗想奉告黛玉,相传《莺莺传》的模本是元稹的表妹,元稹对其始乱终弃后又流连不忘,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倒是写给他的嫡妻韦氏,可见人间男儿之薄情寡义,绝非《西厢记》、《牡丹亭》戏文中的密意无悔。如果误信了这些戏文中的故事,只怕一步错,步步错,再转头是百年身了。

张嬷嬷神情好生难堪:“这却没能探听到。不过莺儿娘也去探听了呢。”她们固然在蘅芜苑入耳差,但在薛阿姨处亦有人脉,探听起动静来,反倒比宝钗这个远亲女儿轻易的多。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萌妻养成    宦海沉浮:我的绝色女上司    我的绝色女战神老婆    引郎入室:丑妃宠爷上天    玄学大师是天后    魔亦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