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1页/共3页]
刘姥姥明显已是对这姚先生非常佩服,闻言忙道:“传闻祖上是松江府人氏呢,是以于这织造上头的事是极通的,不过说打小就在金陵住。”
宝钗闻言就不说话。实在她也感觉香菱言语里对姚先生非常敬慕,但女儿家的名声要紧,她为给香菱留身份的原因,天然不肯往这上头想。再者毕竟只是对有才有德的先生的佩服敬慕,不必然是男女私交,何必一口咬定?
自宝钗一语道破那声音的私心后,那声音对宝钗的态度倒是收敛了几分,再不似畴前那般颐指气使,对香菱的体贴却更加光亮正大起来。这也暗合了宝钗的情意,一来香菱本身就是个极招人疼的,她本成心照拂,二来光亮正大的体贴香菱,总比假借了为她好的名义,却一意不顾她的处境态度要好上很多。
刘姥姥笑着说:“这都是姚先生的主张,说买丫环婆子不是一时能得的,先从村庄里请几个帮工应急。”见宝钗脸上有迷惑之色,忙道:“这几个都是诚恳本分的人,女人放心,我在这里看着呢,从不叫她们往背面去的。”
“却说一户人家家道殷实,使唤着些下人。此中有个婢女,唤作娇杏的,在那老爷夫人的部下奉侍着。一日家里头来了个穷墨客,传闻是老爷非常看重的,这娇杏这日正幸亏花圃子里掐花,见那穷墨客打廊下走过,就一时猎奇看了一眼。”那声音说得很慢,仿佛堕入了回想中,说到此处,顿了一顿,不晓得为何,宝钗竟感觉声音里充满苦涩和怅惘。
那声音开初辩白道:“不过想希冀你灿烂门楣罢了,可曾管过你是否端的欢乐?”见氛围更加难堪,才不往下说了,只是媾和似的道:“罢了,眼下说这些,你一定肯信的。临时瞧着吧。现在我倒要跟你讲个故事,好叫你晓得,女人家哪怕出身不好,没甚么好处,只要嫁得好了,也能成诰命夫人。”
世人正说话间,香菱已是得了动静,欢欢乐喜来见宝钗了,刚好闻声这话,忙说道:“姚先生是去看望旧友了,怕是要过几天赋气返来呢。”
谁知铁槛寺里的景况却全然不似宝钗所想。贾珍一手主持秦氏丧事,待到在铁槛寺做安灵道场时,自发仁至义尽,心机就开端活络起来。他本是好色之人,那里闲得住,一转眼看到自家夫人尤氏的两个mm尤二姐跟尤三姐都来送殡,和尤老娘一道住在铁槛寺侧院中,两个女人都如娇花嫩柳普通,心中痒痒得短长。
宝钗闻声“诰命”两个字,不觉起了意,冷静无语,尽管听那声音说故事。
宝钗心内里打了一个突,面上却不动声色,笑着说道:“倒是来的不巧了。”说话间,一行人早进了正屋,分宾主坐定,刘姥姥就要去叫狗儿,王刘氏却点头道:“去孙孀妇家里头了。”面色有几分凄然,一招手,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从屋背面钻出来,怯生生走到王刘氏身后站定。
阿谁声音就叹了一口气道:“你是大师蜜斯出身,又是识文断字的,不肯主动提这个,我也不怪你。只是我们这类乡野妇人,平生不读书不识字,却晓得女人一辈子须得嫁个好人家的事理。她从小命苦,早离了爹娘,现在既然机遇偶合我到了这里,少不得为她谋齐截二。此事天然还要劳烦你。”
那声音焦炙道:“你休要哄我!我不信你看不出来!如果没甚么来往,怎地香菱言语间提起他来,是那样一副神态?”
刘姥姥连声说“托福”,引着宝钗进了大门,劈面好大一个院子,种着枣树和杏树,几个村妇装束的女子正在院子里浆洗棉衣。
“若拿你平素学的端方看,这娇杏丫环当然是失了端庄,可一个乡野出身的小丫环,天然也不大懂这些端方。本来这也不算甚么大事。就这么过了好几年,那户人家俄然式微了。小丫环就跟着夫人,每日里做些针线度日。岂料俄然有一天,衙门里很多公差到门前说要认亲,本来先前说的那穷墨客,竟然当上大官了。因说当年娇杏在花圃子里看了他那一眼,是成心于他,就讨了那娇杏做二房。一年后她生了儿子,大房恰好又抱病死了,她就成了诰命夫人。你说说,这可不是嫁得巧,嫁得好?”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