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页/共3页]
秦氏看宝钗神采变幻,也不去细问,只是自顾自叹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现在这荣宁两府,除了他以外,竟无一个男人能挑大梁的,那贾琏只顾耍些小聪明,余者更是鼠目寸光,尴尬大任。我原说凤婶子是脂粉队里的豪杰,原盼着她能从旁襄助的,想不到她反倒助着那愚妇,争些意气。我一个将死之人,颜面扫地,又有何惧,只是今后贾家的名声,就毁于一旦了!”
宝钗尽管想着秦氏口中的“他”是指何人,若说是贾蓉,不管如何也不像,又想着常日两府里传闻,她是和贾珍不当的,莫非竟是说他?正迷惑间,那秦氏又道:“你现在来的意义,我也晓得了。必是为你哥哥获咎了秦钟那孩子,西府里老太太、太太不晓得我家里的事,仍看作昔日普通,恐怕我心中不安闲,故遣你过府来请罪。只是不该穿成这副模样。我婆婆正想寻我的错呢,朝晨一大早命人去唤我这个病人陪她逛园子,我走累了才说要来逗蜂轩歇息,不想更是中了她的毒计。你这么个打扮,在轩里这么一等,倒像我是约好了,来偷会甚么男人了!那起子下人最听风就是雨的,嚷开了去,你我又有甚么意义?”
她的话还没说完,秦氏已经略显倦怠地摆了摆手:“我早就奉告秦家,秦钟那孩子若再不学好,只怕神仙也难救了。偏他贪玩不消心读书,反在一些不三不四的事情高低工夫,又能怪谁?现在我身子这个模样,时势又是如此,莫非竟为了这些有的没的小事思虑气恼?再者,就算我故意究查,只怕也究查不起了罢。”
宝钗自知说错了话,涨红了脸,一言不发。若论辈分,她原比秦氏高了一倍,但现在情势比人强,只能低头受教。就听得秦氏劈脸经验道:“我先前虽未见你,也早晓得你的贤名,只道你公然是个聪明孩子,便如凤丫头普通,倒也担负得起兴衰大事。想不到竟是个死读书的愚人。须知那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本来是多事的人编排挤来,好哄哄人的。只因暗合了龙椅上头人的意义,才传播开了。聪明的人拿这个当幌子,只为了本身的位子做得稳妥,实在并未曾把此中所谓圣贤之言当作圣旨普通。就算是圣旨,也如放屁,阳奉阴违,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事情多了!只要傻子,才拿个鸡毛适时箭,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我是甚么人,岂容你在这里说三道四?”
那秦氏听她如是说,却点头道:“那里有这般简朴。我那凤婶子,少说也有几万个心眼子。只怕让你出丑还是小事,要和我婆婆一起对于我才是真的。畴前我家好时,娘儿们有说有笑,何其密切,现在见我家里不可了,西府里老太太、太太只怕还不晓得动静呢,她就先变了嘴脸。”说到此处,只感觉一股彻骨的孤单由心底生起。
宝钗点头苦笑道:“想来是我常日不得她的欢心,随便敷衍诚恳看我出丑也未可知。”
这话于宝钗而言,更是好天轰隆。她更加不晓得该如何答复。欲要打断时,只感觉秦氏如同交代后事普通不管不顾,竟是无从打断。正感觉难堪间,俄然听得外间脚步声起,门帘响处,倒是一个男人大踏步走了出去。
宝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暗道常听人说东府里秦大奶奶脾气娇纵,喜怒无常,本身初见她时,见她一派楚楚不幸,说话甚有层次,只当是那起子小人们决计诽谤她,想不到才没说几句话,已经置疑起圣贤来。如果昔日,依了宝钗的性子,冲犯本身犹可,冲犯圣贤决然不成取,需求引经据典和人辩论一番。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咬牙忍了,只是一股委曲愤激的气味从心底而生,好轻易才压抑住了,一言不发。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