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1页/共4页]
黛玉惊奇道:“逃奴如此放肆,莫非贾家竟不晓得报官?”
孙穆听鸳鸯如此说,也是大吃一惊,感慨道:“虽说人穷志短,也想不到探春女人那般的品德,竟然会有如许的亲弟弟。”又道:“若论财力,我们拿银子去赎巧姐,倒也不难,只是现在都城那么大,如何才气刺探得她的下落?”
贾芸小时候家世已经式微,常和三教九流的人混在一起,门道是最精熟的。他出了姚家门,先买了酒和菜,请了醉金刚倪2、马估客王短腿等人到家里,结健结实吃了一顿,末端,将求他们帮手的意义给说了。那王短腿尚未说话时,醉金刚倪二已经是拍着胸脯打包票了。倪二夙来以放高利贷为生,江湖风俗颇重,身边称兄道弟的人也多,过不了几日就刺探出来,巧姐竟然被人几次转卖,最后落到了倡寮里,被老鸨当作将来的头牌养着,每日里又打又骂命她学些吹拉弹唱,考虑着将来等巧姐长大后名动都城财路滚滚的主张。宝钗等人托了王短腿和倪二再三上门说合,足足使了一千两银子,才堪堪将巧姐赎出,更不带回贾府,却养在鸳鸯身边。
这日京中初雪,婢女浮动,宝钗和黛玉在花圃的亭子里饮茶,不期然提及此事,宝钗便叹道:“我本觉得人间民气险恶,须到处防备,常见大观园里众丫环们为了些许小事你防备我,我防备你,个个都如斗鸡眼普通,想不到真正碰到事情,一千两银子,她们却眼睛眨都不眨,只是连声喝采,我这般私底下揣测别人,反倒忸捏起来。”
正说话时,俄然北静王府里打发人来寻宝钗了,宝钗不晓得所为何事,心中不免忐忑不安,黛玉也担忧不已,赶紧赶至北静王府时,却不是北静王妃相召,宝钗定睛看时,见待客的偏厅里端坐着一名华服美人,见她进门,赶紧迎过来,二话不说劈面拜倒。宝钗看得逼真,赶紧扶住,却见这华服美人不是别人,恰是甘心志愿入北静王府的探春。
孙穆晓得宝钗到底心存刻薄,不肯再落井下石说宝玉等人如何如何不好,故而强行挽尊,忙与姚静递眼色,命她不要再说下去了。
宝钗道:“恰是来同几位商讨的。我们那海运的买卖,因有北静王爷代为关照,一起通畅,据我粗粗算来,只怕这单买卖,各方分红,我们少说也能赢利万两。”
宝钗本来觉得,为了赎巧姐足足花了一千两银子,因这银子是公中的,连同妙玉、刘姥姥、香菱、鸳鸯等人都有份在内,恐怕世人不满,不想连同刘姥姥在内,统统人都是赞不断口。连妙玉都被轰动了,说此善举胜造七级浮图。
姚静嘲笑道:“莫非这便不是男不如女了?”宝钗沉默,半晌道,时者命也,非人力可反对,处在四大师族这等高位,明哲保身本来就是一件极其艰巨的事情,若非晓得结局,这人间又有谁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从龙之功心如盘石呢。
宝钗自和黛玉相逢以后,固然和她情同姐妹,每日同住一屋,但各自守礼矜持,从未越雷池一步。现在听黛玉说别人的含混事,不免面红耳赤,极力假装泰然自如,道:“据我看来,鸳鸯尚待考据,但另有一人,却对凤姐姐忠心耿耿,连我也是佩服的。”
宝钗点头:“自巧姐之过后,她对贾家更加心灰意冷。贾环治家有力,贾家逃奴层出不穷,平儿开初还凭了昔年帮手凤姐管家的威风,弹压一二,现在倒是全撂开手了。”
黛玉在贾府时,颇得王熙凤照顾,听闻王熙凤身后,她独一的一点骨肉竟然如此遭受,心中恻然,下认识望着宝钗,念着宝钗夙来足智多谋,希冀或有良策,但转念一想,又感觉如同大海捞针,却又往那里找去?无异于天方夜谭。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