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页/共3页]
宝钗见在坐诸姐妹皆暴露猎奇之色,遂缓缓解释道:“还不是宫里头的事情!前年朝廷在北边打了几仗,传闻那边的可汗非常佩服,是昂首称臣了的。这几年因恋慕我上国人物,求将公主许配给他。本来传闻朝廷是采纳了的,谁知这几日却又传出,宫中竟有一名非常深明大义的郡主,主动上书请嫁。朝廷也非常打动,忙封这位郡主为长公主,又命皇商们为这位公主筹办嫁奁,故而忙得不成开交。”
宝钗听了,便道:“本来是为了香菱的事情,预先赚些银子,留一条后路。现在哥哥都发了誓,想是没事了,这些也就不必了。你哥哥办事办得安妥,这些银子就赏了他吧。”
只因薛阿姨上了年纪的人,这番非同小可,早有薛家颠末些场面的老嬷嬷催着寻大夫看。宝钗和薛蟠商讨着,贾府在都城运营多年,和太病院的太医多有来往,须得禀了然王夫人,由贾家出面去请几个医术高超的太医给瞧瞧方好。正商讨时,王夫人仓促扶着一个丫环赶到了,一问方知,却本来早有贾府拨给梨香院使唤的小厮跑畴昔传了动静。又未几时太病院一名姓张的太医就过来了,言说不过是气急攻心,一时痰迷了心窍,说固然薛阿姨上了年纪,但到底根底还壮,开了分散安神的方剂,说吃上几剂就好了。宝钗这才放了心。
探春却嘲笑道:“这走的到底是昭君出塞的老路。岂不闻‘千载琵琶作胡语,清楚痛恨曲中论’乎?说到底还是男人们不成事。如果果然佩服,又如何会又赐金银钱帛又嫁公主?”
宝钗定了定神,笑着向众姐妹解释道:“前些天母切身上不好,抽不得闲。目睹这几日她身子好些了,原说要畴昔和姐妹们玩的,谁知家里的买卖又太忙,哥哥一小我顾不过来,我少不得帮衬着。”
迎春听了,点头道:“非常。若边疆今后化兵戈为财宝,善莫大焉。”
宝钗开初笑着说道:“前人常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何况古之圣贤,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比方诸葛孔明,竟是连东风也能借来。我辈较之他们天然天壤之别,但还是偶尔能猜得一二的。”
宝钗点点头,说:“你且去回太太,说我就来。”
宝钗赶紧含笑起家,又唤莺儿快去倒茶。茜雪早和几个大丫环一起过来,为几位女人脱衣裳。宝钗让了几位姐妹坐,说道:“天正下着大雪呢,可贵你们到的这么划一。”
宝钗冷静听着,心中也不由感慨迎春性子虽软,却可贵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把先前的那点迷惑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却见林黛玉“扑哧”一声笑出来,抿着嘴说道:“二姐姐倒是怜贫惜弱的,莫非竟忘了卖炭翁的故事不成?卖炭翁想把自家的炭卖出一个好代价,故而心忧炭贱愿天寒。想来城外的百姓们为了来年有个好收成,也是早早盼着夏季下大雪吧。”
就见林黛玉忙着和惜春打眼色,笑着粉饰道:“也没甚么大事。只是传闻阿姨病了,过来看看她,偏生她睡着,轰动不得,就来看看宝姐姐了。提及来也好些日子不见你了。”
这日午后薛阿姨安闲床上歪着,宝钗却在中间堂房中看帐,俄然听得外间茜雪大声叫道:“林女人、二女人、三女人、四女人来看女人了!”宝钗正在迷惑,常日里纵使下帖子还没到的这般齐的,今个儿如何都到了,就见一群姐妹们穿戴大红的猩猩毡、哔叽甚么的,一起来她房里了。
宝钗听了心中惊奇,倒悄悄多看了林黛玉一眼。她又和姐妹们谈笑了几句,方估摸出来意,晓得必定是她们也听到了些闲话,又见宝钗多日里不去荣国府中寻她们玩,怕是为哥哥的事感觉面上无光,不美意义见人,倒约着一起过来开解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