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页/共4页]
薛阿姨想着想着,又想起薛蟠来,只感觉本身命苦,一儿一女都不是个费心的。宝钗那丫头狠心去了,倒也罢了,薛蟠自幼娇生惯养,游手好闲,原不希冀他做出甚么成绩,只盼着他做个创业之人,好好娶妻生子,薛阿姨也好过几天安生日子,想不到他跟着贾珍甚么人说要做大奇迹,把家底都折腾尽了,又不利娶了个母老虎般的夏金桂当儿媳,每日里为了些银钱上的琐事叫唤不断。想到这里,不免自叹命苦。
薛阿姨固然愚笨驽钝,却也听出来夏金桂是叫她装病的意义。这日她在姚家受了这么一场气,对于和孙穆姚静再见面不免有些害怕,夏金桂出的主张正合了她的苦衷。因而婆媳两人可贵一拍即合,竟然敦睦起来,连当日薛蟠返来,都甚为惊奇。他只当是夏金桂一朝顿悟转了性子,心中不免也为家宅安宁光荣不已,当晚自是于榻上好生阿谀了夏金桂一番。
此时孙穆听姚静如此说,晓得她不定想到了甚么,也不诘问,只悄悄一笑道:“这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我等尚要顾念薛太太身份,既不好过分折了她面子,也不好不顾身份同一个下人争竞过分,又怕时候拖得久了,被宝钗晓得。刘姥姥带来的那几个妇人却没这很多顾虑,都是乡野村妇,争地征产历练久了的,为了争多嫌寡,甚么刺耳的话都说得出来的,甚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薛太太受这一顿气,也算是咎由自取了。只是此事还是要瞒着宝钗才好。”
姚静在孙穆面前时有惊人之语,有的是孙穆闻所未闻,如醍醐灌顶,有的倒是世人早心照不宣、习觉得常的事情,姚静却如获珍宝般讲来,孙穆早已司空见惯。
朝廷赐婚,自是莫大的光荣。此时贾府高低一派欢娱,贾母脸上笑开了花,王夫人更是感觉有了光彩。她常日颇不待见林黛玉的,现在连带着看黛玉都扎眼了很多,心中策画着,比及宝玉和黛玉结婚以后,干脆也就将袭人扶正,再替宝玉从外头挑一个贤能慎重的侍妾,好劝宝玉读书长进,正这般想时,就见宝玉身边一群莺莺燕燕围着,不觉心中就是一慌,定睛再看时,却见都是迎春、探春、惜春等人围在他身边恭喜,这才松了一口气,暗忖宝玉身边的丫环也大了,似到了该发嫁的春秋了,此时趁着宝玉大婚,把那些妖妖调调的丫环都发落出去,换上诚恳慎重的下人奉侍,也算是为林黛玉新婚铺路,老太太晓得了必定欢乐。
薛阿姨本来在姚静处时,被那几个不晓得从那里冒出来的妇人直接骂懵了,害羞带气之余也开端深思本身是否果然是宝钗过分严苛,再说当日逐宝钗出门时候,她是清楚宝钗身上没不足钱的,故而去寻宝钗,本来也不是要问她索要财帛的意义,只是因薛家家宅不宁,盼着她仍旧能像畴前那般出运营策,为己分忧罢了。可现在薛阿姨听夏金桂言之凿凿说宝钗这些日子跟姚先生甚么人合股做买卖,发了大财,心中便也将信将疑,又想起姚静家中的阵仗安排,先是信了五成,又诘问了夏金桂些许细节,夏金桂天然是添油加醋说了,不由得肝火攻心,一种被姚静和宝钗联手捉弄了的感受油但是生。
薛阿姨一贯是个心中藏不住事的,此时不由得浑身发颤说道:“的确是岂有此理!我本来觉得她不在家,或者确有难堪之处,故而纵使她避而不见,也未与她过于计算。想不到竟是这般启事!是了,这丫头从小就会筹算盘,买卖上的工夫,那是极精熟的。那姚静和姓孙的相好,和死丫头都是一伙的。当时姚静仗着刚替宫里的朱紫医了病,硬要从我们家拿走了上万两银子,想来这定然也是死丫头跟她们通同好的,不然,凭姓孙的和那姚静开初刚来京里的寒酸,如何有本钱做买卖?”想到这里,顿足不已,骂道:“我肚子里爬出来的,竟然如此不孝,伙同了外人来算计我!”就想着重新去姚静处,好生分辩此中的事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