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页/共3页]
黛玉传闻,非常欢乐,次日就命雪雁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开蒙的书搬了出来,每日传授几个字。雪雁虽于学字这上头不甚灵光,但胜在心机纯洁,心无旁骛,倒也非常别扭。黛玉本来因宝钗回绝及赐婚圣旨即将颁下的原因,表情非常苦闷,却因每日要传授雪雁识字的原因,有了事情做,也就不胡思乱想了。
三人考虑很久,都感觉尤三姐既是要闹着同天理教的人私奔,此事可大可小,如果传了出去,不定会传成甚么样,只怕连带着世人都会肇事上身,故而谩说尤三姐不能留下,便是尤二姐,都最好请她另寻去处,免得惹来费事。
“不日我将嫁入冯家。”宝钗好轻易平复了情感,叮咛道,“薛家的动静,还请张嬷嬷帮我留意些。如有甚么大事,千万要知会我一声。”
她宿世不信神佛,但她本身既然有这番奇遇,也不由得不信了。此时各式尽力皆付诸流水,只得心存幸运,抱了万一的希冀,但愿彼苍保佑,薛家不至于像畴前那么惨痛。
却说薛蟠娶夏金桂过门那日,当真是十里红毯,锣鼓喧天。薛阿姨心疼儿子,成心将婚事办得轰轰烈烈,她虽一贯鄙吝守财,此次却顾念着夏家蜜斯夏金桂并无甚么远亲的兄弟,这笔绝户财足以令薛家盆满钵满,故而咬咬牙大出血,花起银子来当然心肝疼,却强撑着眼皮连眨都不眨,甚么罪恶可惜也顾不得了。
此时不期然被尤二姐尤三姐寻上门开,言说被姐姐尤氏逐出,因见姚先生是个利落的仗义人,何况又非常有才气,颇得圣眷,故而前来投奔,要求收留。
幸亏姚静已非昨日可比,对宝钗的才调非常佩服,此时见宝钗和二尤相见的风景,便晓得此中有内幕。因而先令二尤在中间配房歇息,本身入内连带孙穆一起同宝钗商讨。
这也就罢了,夏金桂深谙宅斗之道,仗着薛阿姨软弱兼胡涂,薛蟠一味混闹非论思路,宝钗是未嫁蜜斯重视名声不好和嫂子过分争锋相对,故而薛家惟夏金桂一家独大,差遣世人,众仆妇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张嬷嬷不解宝钗企图,但既然是宝钗叮咛下来的,还是应了。
雪雁虽年幼,倒是赤胆忠心,以往黛玉伤春悲秋,她无从安慰,心中常觉得憾事,现在听黛玉这般描述,内心不免心伤,暗道:若能让林女人排解一二,便就依了她学些读誊写字的学问,本来也是好的。她是姑苏林家这等书香家世出身的丫环,和贾府民风不重读书分歧,耳濡目染之下,对读书人有种莫名的靠近崇拜之感,现在黛玉问她,她心中自是千肯万肯。
雪雁想到这里,不顾紫鹃背着黛玉给她使眼色,脆生生笑着答复:“既是女人想教我读誊写字,我欢乐还来不及,说甚么肯不肯的?不过我一贯生性笨拙,只怕榆木疙瘩不开窍,到时女人莫要活力才好。”
宝钗听得一个“尤”字,心机微动,走上去看时,却见那两名女子恰是宁国府贾珍之妻尤氏的妹子尤二姐和尤三姐。尤氏父亲当年,在尤氏的生身母亲原配老婆过世后,娶了带着两个女儿再醮的尤老娘为妻。这两个女儿便是尤二姐和尤三姐。
遂抬高声音将尤二姐和贾珍勾搭成奸之事简朴说了那么一遍,接着又说尤三姐欲同人私奔如何被人发明,道:“我不但晓得这男人的名字,只怕师父和姚先生也是见过的,只恐你们不记得罢了,此人名叫柳湘琏,是八公中柳家的一脉,不过这些年他们家已经式微了,故而这柳公子才被人勾引说动,作那大逆不道的事情。”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