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V章[第1页/共4页]
“故而我思来想去,以我们几万两的大本钱,莫过于分红两拨,一拨持续凭借长公主殿下,做出海的谋生,这部分风险大,但是一趟海运下来,利润也丰,十钱之货,足以换来百钱千钱。另一拨呢,则是做薛家的成本行,绸缎庄的买卖。一来做生不如做熟,来投奔我的人,大多是从薛家绸缎铺里过来的,对此中的纤细之处清楚得很,是市道上的老行尊,不至被人乱来了去。二来也好借着绸缎庄的买卖,揽些刺绣的活计,我们姐妹们闲来无事,也好练练手。”
世人纷繁表态,到了最后,比及赵芳时,宝钗见赵芳唯唯诺诺,实在不幸,就美意给她出主张道:“嬷嬷若不嫌弃时,我倒有个主张,不若将嬷嬷的二十两银子一分为二,十两银子投海运,十两银子放在绸缎庄,不知如何?”
宝钗笑着说道:“只是做买卖这类事情,有赚就有赔的。细论起来,海运风险最大,途中若遇风波,一船货色瞬息化作乌有,不消说,这本钱自是打了水漂了。绸缎庄的风险小了很多,收益比海运却也小了很多,但也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说别的,朝廷一纸征召,就难说得很了。诸位既是凑分子,可想过往哪边投?”
韩奇畴前或许有照拂宝钗的企图,但是宝钗思嫁冯渊之事惹得沸沸扬扬,早冷了心,又前次宴会中窥见宝琴,更加要撇开干系。
世人听她如是说来,恰是言辞诚心,句句皆是事理,无不轰然应诺。因而刘姥姥同小红、林之孝一家商讨伏贴,一起做那棉布铺的买卖,香菱悄声说克日身子沉了,有了喜脉,对药膳的主张不甚热中,姚静闻言,也就冷了下来,再不提此事。
她这一番说,端的深切浅出,姚静当即就又明白了。棉布对于都城当中的大部分人家来讲,是必须品,而非豪侈品,必须品总有一个限度,除非朝廷对外用兵的特别年度,市场总归是有限的。本钱太多的话,范围铺得太大,很轻易供大于求,利润更加微薄。别的,范围铺得太大,有把持的怀疑,必将遭到都城其他诸家的联手封杀。
这下子宝钗愣住了。
宝钗笑了:“时也运也。我只不过想为她们谋些保障罢了,戋戋几两银子,实在微薄的很。你千万莫要多心。”
因而宝钗、孙穆、姚静、香菱、刘姥姥等人围坐一堂,孙穆又下帖子请来了赵芳,到了背面莺儿、茜雪、小红等人也被拉进门来,一起会商。
宝钗点头道:“无妨。不但她的钱如此,连贾老太太她们、鸳鸯、平儿、彩霞、彩云、司棋、侍书、入画另有晴雯十几小我的钱,我也筹算如是措置。”
一干人欢欢乐喜,开端凑绸缎庄和出海贸易的分子。林黛玉有一万两的银票守在孙穆手中,姚静有为宝钗讨来的一万两,另有皇太妃娘娘犒赏多少,除此以外,刘姥姥、陈义一家、莺儿一家、林之孝一家,也不甘人后,纷繁解囊,几家零零总总,拿出了足有四百多两银子,虽不算甚多,但考虑到刘姥姥和林之孝一家还要做棉布铺的买卖,两相兼顾之下,已是可贵的了。赵芳见世人主动,心中不免跃跃欲试,思忖很久,竟将本来攒了筹算买门口的二十两银子奉了出来,笑着说道:“我亦是倾尽统统了。”
“不过我倒是想着,以姚先生眼下在都城里的名誉,倒能够同香菱联手,鼓捣出甚么药膳来。配方不求奇险,但求无功无过,凭着皇太妃娘娘对姚先生的信赖,只怕富朱紫家的夫人肯出银子的很多。”宝钗见姚静有几分郁郁不乐,浅笑着发起道。
长公主殿下那小我,实在轻浮好色,非常不当,先前看在她是薛家蜜斯面上,或许还会顾忌一二。现在更加没了顾忌,前次宴会之事,那般逼迫宝钗,幸得柳依依以小石子得救,这番还不定生出甚么祸端来。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