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1页/共3页]
莺儿和小红无法,只得去了。
她这般自报家门,宝钗终究想起来,前些日子姚静受了一场大难,被贼人掳上山去,可不就是有个叫做柳依依的救她下山的?听姚静描陈述那恰是前些年因父母生了弟弟、对她又打又骂、厥后离家出走了的孩子。当时宝钗还感慨说那柳家走失了女儿,竟能不闻不问,柳依依在家时候过的日子可想而知,又担忧她现在萧洒安闲,却跟着贼人不学好,将来落得了局惨痛。只是这毕竟是别人家的事,感慨也就感慨了,决然想不到柳依依竟然主动寻上门来。
声音清脆动听,如珠玉相击,竟是女子之声。
宝钗苦笑道:“那里又有甚么好处。我一心想给她举荐个好大夫,好为宫里的两位贤人治病,还寻不到机遇呢,常常被桑落拦了下来。那里另有捞好处的心机。”
但是屋中那人却不是这般想。宝钗眯着眼睛,长睫微颤之间,便见朦昏黄胧有小我影已是到了跟前,那目光只往她身上打量,半晌,才是轻笑着说道:“你既是醒了,却又装成这副模样乱来谁?薛大女人,我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偷偷来看你,你竟装睡吗?”
四来,大观园中姐妹浩繁,迎春被孙绍祖虐待致死,探春远嫁不知好歹,惜春看破尘凡,怎奈远遁佛门也南离阔别是非,不得清净,别的晴雯、司棋、芳官、鸳鸯之辈遭受亦堪叹惋。本来她同姚静同谋女儿谷之事,也想过收留这些无处可去的女子,怎奈姚静空有一身医术,却进宫无门,而出海之事没有一年半载,也难见效果,故而朝廷旨意和银钱诸物皆不凑手,最是无可何如。
宝钗听了,尚将来得及感慨,便听那柳依依又说道:“今后今后,你莫要叫我依依了。我给本身改了名,唤作无依。我早就看破了,这辈子,无依无靠,凡事只能靠本身。”
宝钗听她来龙去脉讲得头头是道,忙问道:“你小小年纪,从那边听来这很多?”
不晓得如何的,宝钗一看到那双眼睛,就感觉非常面善,一时却想不起究竟在那里见过。倒是那小女人开口了:“你定然是在想,你在那里见过我,对吗?我畴前叫做柳依依,住的处所离你家绸缎庄不远,你还给我吃过点心果子呢。”
宝钗心中固然惊奇,却晓得如果嚷将出来,以讹传讹之下,只怕于闺誉有损,逼得急了,那毛贼更是能够狗急跳墙,做出甚么危及她性命的事情来。故而明显晓得有人潜入屋子,却用心假装不知,微微闭着眼睛,假装一副睡着了的模样。
二来想到薛家,母亲薛阿姨一味看她不扎眼,绞尽脑汁想打发了她去,但以薛蟠常日的行动,她一个耳根子软的妇人又如何弹压得住,将来为薛蟠结婚,也是非常难人的一件事,如果跟宿世那般,娶了夏金桂进门,成绩一对怨偶,闹得鸡犬不宁,怕是薛阿姨,也只得悔断了肠子,日夜有生不完的闲气,流不尽的眼泪吧。
无依倒是个细心敏感的孩子,早听出宝钗这言语里的迷惑之意,抱臂道:“信不信由你。那桑落隔三差五就派人往山上送信,我还在山上亲目睹过她,这还能有假?归正我言尽于此,你爱信不信。长公主这艘破船,迟早是要沉的,我劝你眼下能捞的好处尽量多捞些,最要紧就是划清边界,以免引火烧身。”
自黛玉宝玉相携分开后,莺儿和小红就一脸担忧地看着宝钗,恐怕宝钗一个想不开,悄悄郁结于胸,或是做出甚么傻事来,故而变着体例找话题要逗宝钗高兴。
宝钗心中微松,展开眼睛看时,却见床前站着一个眉眼非常灵秀的小女人,不过七八岁大小年纪,身量未足,一双妙目流转,傲视神飞,正定定地看着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