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1页/共3页]
姚静恼羞成怒道:“纵使她晓得又如何?”
姚埋头中微感不安,但势强已久,不肯等闲闪现出来。当下眸子一转,道:“不必惶恐。她临走之时连荷包里的碎银子都忘了带,纵使荣国府寻那薛宝钗,也花不起钱雇车子。只怕只是在四周转转罢了,没准到晚间就老诚恳实返来了。”又叮咛道:“你且将那盏燕窝粥捧过来,喂我喝下。此粥滋阴养颜,与我身上的伤势大有裨益……”
宝钗定定地看了姚静一会儿,见她一脸气鼓鼓的模样,清楚是理直气壮,有恃无恐,暗中点头,几番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道:“师父待你甚为亲厚,望你莫要让她悲伤。”说罢就分开了。
岂料小丫环方才拍开门,刘姥姥一见是姚静,立马把大门关上了,门缝里模糊传来她经验女儿的声音:“当初我如何说来着?这等人的胡言乱语你也肯听信?你倒是为了硬气,依了她的劝,和你男人和离了,可成果呢?整日里愁眉苦脸对着你老娘,端的把人都愁死了。她有过问过一句吗?这也就罢了,最不该就是做出如此忘恩负义的事情,白眼狼普通。我们当初竟然还在宝女人面前说她的好话,真是罪恶啊罪恶!”
古往今来凡成绩大事者,纵有飞鸟尽良弓藏之举,也会忍到功成名就之时,无人会似姚静这般,寸土之功未建,就背后插刀,架空火伴的。别说宝钗所行之事,一片朴拙尽为别人,便纵是宝钗心存不轨,有藏奸之意,姚静身为火伴,也不该明面上闹得如此丢脸,尽显蠢相。如此鼓吹出去,再加上世人以讹传讹的本性,谁还敢信赖姚静为人?谁还敢与她同事?
宝钗和姚静也曾一同策划,稍有分歧她意,在宝钗而言曲直线救国、殊途同归、却更加暖和、更得民气,更加可行之举,被她不包涵面,大肆调侃。然遵循姚静那套过火刻薄、自相冲突、自断后路、不留余地的标准,人间又有多少人会丢弃宗族好处、不顾父母兄姊、放弃本身的统统,只为了成全女儿谷中那看似毫无前程的不幸女儿呢?姚静的抱负是好的,但除此以外并无好处支撑,必定应者寥寥,沦为别人谈笑之资。
“不必惶恐。明日去刘姥姥和香菱家问问看,再者探探香菱的口风,说不定孙姐姐正在那薛宝钗的院子里享用锦衣玉食呢。”姚静口中酸溜溜地说道,不晓得为甚么,竟感觉有些难过,房中烛影凄清,她竟第一次品出了“茕茕孤单,形影相吊”的意味。
自古到今,胸怀鸿鹄之志者,如恒河沙数。然大浪淘沙,得以青史留名的,又有几人?陈胜吴广们的骸骨堆成了山,至今尚属背叛,泯没于故纸堆中冷静无闻者,更是数之不尽。胜利者的事迹,方有史乘歌颂,人赞高瞻远瞩,失利者的酸楚,无人体恤,众叛亲离之时,不免受讥好高骛远。
实在姚静本在发热,喝过一盏燕窝粥,顿觉舒畅了些,昏昏沉沉间就睡畴昔了。一向比及夜过半夜才醒了过来,星眼昏黄之间,叫太小丫环问时,却仍不见孙穆踪迹。
实在宝钗另有很多未曾说出口的话。
“姚女人……仆人出门去了……这……这如何是好?”新寻来服侍她们的小丫环捧着一盏燕窝粥慌镇静张赶到床前,结结巴巴向姚静问道。
姚埋头中大怒,道:“现在竟连她们也敢嫌弃我!想当年……倘若孙姐姐仍在时……”说到此处,只感觉又酸又涩,竟然哭泣起来。
姚静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却见孙穆走得甚急,方才解下来不久放到桌边的荷包也未及带,跨出屋子的时候还被门槛绊了一下,却头也不回,踉踉跄跄地拜别了。
孙穆见那绣活是为姚静绣的一件褂子,不觉心伤,俄然拿起那剪子,向着姚静一字字说道:“君子断交,不吐恶言。此事不过割席断袍罢了。”她见姚静微微皱起眉头,也不管她听懂了没有,直接用那剪子将所穿上裳的一块裁了下来,掷到她面前,回身就走。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