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回 对老农的承诺[第2页/共4页]
徐老爹说:“徐大能,你别乱打岔,让韩秘书说下去。”
韩行的第一句话,就引发了狠恶的反对声,徐大胡同的第一把式,叫徐大能,他种的粮食,玩弄的地,号称徐大胡同的第一大神,他这么大的本领如何能把韩行放在眼里,他摇着头说:“不可!不可!你说得不对,我本年六十七了,从小就种地,还没有传闻过,咱这里一亩地能收600斤的,见也没有见过能收600斤的,能长70斤就不错啦!我来到这里,坐到这个处所,不是听你瞎乱来的。”
几个种粮食的老把式,也都摇起了头,“这些都是不成能的事,这么些年了,那里夏季还能种菜呀?”“这小我编书行,干实事不可!”“他说得这些事呀,我看没有一件事靠谱的。”
徐玉山这时候,倒是支撑起韩行来了:“没有传闻过的事情,不必然不能实现,只是我们处所小,见的世面小。如果韩行说的这些事情,成了一件事,那也是了不起啊!”
徐大能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大声喊道:“韩秘书呀,我如何听着你的话,越来越没有谱了,你还是那范专员的秘书,还是那文明人,莫非文明人就说这些没谱的话吗?”
韩行又持续说道:“除了粮食,肉、禽、蛋外,另有蔬菜,都晓得夏季天冷不能种菜,但是从今今后,这个观点就要变了,夏季也能够种菜,那就是用上塑料薄膜,建成温室,温室里蔬菜还是能够发展。”
早晨吃完饭的时候,就在徐老爹的院子里,点上了棉油灯,村里的把式们来了,有一些老农固然不是把式,但也情愿凑凑热烈,听听新奇事,一些乡村妇女早晨闲着没事,纳着鞋根柢也来了,小孩子们看着这里热烈,不消请就都跑来了。就连徐玉山也来了,他倒要听听,这个韩行到底都给老爹说了些甚么故事,引得老爹把这么多人都叫来了。陈苹和谢鑫鹤也来了,他们是要听听韩行说得这些事有没有可行性。
徐大能不平气地坐下去,嘴里嘟哝着:“我看着这个韩秘书满嘴里跑火车,就没有一句实话。不过,听着内心也过过瘾,真是天花乱坠,说得我内心痒痒。”
“那你就嫁给我。”韩行说。
“那是天然,”徐老爹对全村的人喊道,“全村的长幼爷们都听着,你们给我做个证,只要韩行说的事情办成了一件,我就给韩行立个牌坊。大师听清了没有!?”
韩行持续画着大大的蛋糕:“有了粮食,就有了范围化养鸡,你晓得一小我能养多少鸡吗,能养四千只鸡不成题目,另有一种是速成鸡,两个月就能吃肉,也就是说两个月就能长成二斤重。另有一种蛋鸡,一年能产280个鸡蛋。”
韩行对徐老爹说:“我在本国的时候,有一种粮食种子,一下子就能使小麦亩产能达到500斤,玉米产量能达到600斤,如果能够的话,我们能不能实验一下。”韩行还是保守了一些,把小麦亩产800斤说成了500斤,把玉米产量1000斤,说成了600斤。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候看正版内容!
徐老爹说:“这么好的事,办不成也吃不了甚么亏,我也支撑你了。你说得这些事只要办成了一件,我就给你立一个牌坊,钱我出。”
这下子,把韩即将住了,韩行想了想说:“我如果实现不了,你情愿如何着我就如何着我!”
为甚么恰好要寄往徐大胡同村,往东,又在徒骇河西边的坟地当中呢?韩行早就看中了阿谁处所,因为地处偏僻,放在那边几天,只要没有人上坟,是不会到阿谁处所的,以是也就不怕丢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