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资治通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1)[第3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春,三月,除关,无用传。

前十一年壬申,公元前一六九年冬,十一月,上行幸代。

臣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连续,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皆择其邑之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气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故卒伍成于内,则军政定于外。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幼则同游,长则同事。夜战声相知,则足以相救;昼战目相见,则足以了解;欢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而劝以厚赏,威以重罚,则前死不还踵矣。所徙之民非壮有材者,但费衣粮,不成用也;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亡功也。

错复奏言:“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敷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夫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愈勤农,大富乐矣。”

固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俛仰之间耳。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无及也。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风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高山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上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上复从其言,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处置焉尚寡而吏未加务。吾圣旨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夫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故功焉!其赐农夫本年租税之半。”

太宗孝文天子下

匈奴寇狄道。

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疆,来往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以是离南畮也。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敷,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比年,则中国费事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疆,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关键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民,免罪,拜爵,复其家,予冬夏衣、禀食,能自给而止。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成使久居危难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济,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守兵不习阵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代,称呼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温饱至身,不顾廉耻。情面,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民者,在上以是牧之;民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初,秦时祝官有袐祝,即有灾祥,辄移过于下。夏,诏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袐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丹皇武帝    末代锦衣    我的竹马天天找打    穿越特工:欢喜冤家醉姻缘    变身,大佬的王者荣耀    百鬼宠物店[综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