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秋寒[第1页/共2页]
“小桐是穆氏家仆,即便出使在外,府中端方还是要守的。”
“小桐,这几日多亏了你的悉心照顾。”
几名身着素色衣袍的仆人仓促排闼拜别,落在最后的阿谁女孩转头看了她一眼,便垂首立于原地,灵巧地答道:“这是我们在南诏国中常用的竹炭,是用高山毛竹经近千度高温烧制而成,表面疏松多孔,质地硬脆。燃着一盆,能持续半日不熄,既无烟易燃,又能清爽氛围。”
她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不算白净的脸上尚带几分婴儿肥,看起来珠圆玉润,甚是敬爱。
“穆氏家奴,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他们的本分。”莲儿倒是满不在乎地答道,仿佛早已风俗了如此,“更何况,她想在你房中多呆些时候,还不是为了见隽隽一面。”
子歌闻言,不由哑然发笑。这些日子里,为了入宫面圣一事,宗正、典客均派了人前来传话,穆离轩对此事也非常上心,命莲儿闭门不出,在馆中学习浩繁礼节风俗,以免殿前失礼,有损南诏国威。
子歌见她心不在焉地,正要出言相问,门外却传来一阵渐行渐近的哄闹之声,有几人正簇拥着向此处别院走来。
这些日子承蒙这些下人照顾,她却一向将来得及过问他们的姓名。本身这些年里在乐坊糊口,早已不再是阿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郡主,此时俄然又回到有人奉侍起居的糊口中,她除了有些不风俗以外,也对这些仆民气存感激已久。
一场秋雨一场寒。自入住潇湘馆今后,接连几日未见晴空,气候变得愈发阴冷。子歌这日起家时,特地在长裙以外又披了一件大氅,方感觉挡住了那层无孔不入的寒意。
她眨了眨眼睛,余光却不时瞥向门外,仿佛在翘首等候着甚么。眼神里的期盼之意,却被子歌看在眼里。
小桐看起来固然年幼,发言做事却一板一眼,如小大人般,子歌见状,不由莞尔。
“莲儿,是我让她陪我多聊几句的,你莫怪她。离轩之前叮嘱过,以是她这些日子对我多有照顾。”
“见隽隽?”子歌乍听之下,先是一惊,待想起小桐那双盼望的眼睛,内心却又明白了几分,“她但是对隽隽成心?”
“既然是专门照顾我,常日里如何不见你跟在我摆布呢?”
而莲儿恰好是个风风火火、静不下来的性子,每日被几名年过半百的嬷嬷耳提面命、指指导点,教她要温声细语、行动生姿,对她而言无疑是一场折磨。
“这么早便用上炭盆,岂不是要把我给惯坏了?”
子歌的起居用度,多由小桐亲身办理,偶然夜里回屋,她只需点上一盏灯,小桐便会冷静来到房中,为她打水沐浴。但子歌常常沐浴以后,想与她搭话时,她便已走得无影无踪。
“姐姐,我终究逃出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莲儿大声抱怨着,排闼而入,见子歌与小桐正围于炭盆前,便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靠着子歌坐下。“那些嬷嬷们真是太磨人,恨不得让我的每个行动都跟礼法上一模一样。甚么‘每道膳浅尝辄止,不过三箸’,这还让不让人用饭了。”
子歌微微一笑,表示小桐把屋里的糕点端过来。穆离轩想探知莲儿的情意,对她与子歌的来往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而,她得空便往子歌屋里跑,随便叙叙家常、用些点心,便可偷得浮生半日闲。
她低下头,假装用心肠清算书卷,发明小桐将半个身子都转向了大门,凝神谛听着,嘴上却仍然当真答道:“立冬将至,寒气极易趁机入体,早些供上炭火,便能少感染些病气。”
莲儿顺手玩弄着桌上的笔墨,抬眼淡淡地瞥了瞥子歌,莞尔一笑。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