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晋卦[第1页/共2页]
六三是阴居阳位,以是就有悔,但这个悔没有大题目,它毕竟是阴居阳位,如果阳居阳位能够就差一些。这是阴居阳,阴和阳,温和刚相互之间中和。众允,是大师承认,拥戴,同意和支撑,获得了世人的帮忙。但又是悔亡,没有悔,这悔消逝了,这是因为“众允”,有世人的帮忙和支撑。志上行也,因为他的志向是向上行,上行不就是“晋”嘛,上行就能获得光亮。这个就未几讲,大师都明白。
爻辞剖析
“自昭明德。”这个“明德”是《大学》里的:“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明显德”,即“学大礼”、“履大节”。“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去研讨,去参透它。通过格物能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然后就获得了知识,获得知识就能诚其意,正其心,然后便可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然后就能平天下。这就是明德的事理,以是自昭明德,自昭就是本身明示本身。
爻辞剖析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倒霉。
“晋其角,维用伐邑”,就是赐给将军帽角,申明要派他挞伐了。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独行是讲我行我素,就是本身晓得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不被别人所摆布。就是本身有本身的主意,如许当然是正了。
六三:众允,悔亡。
六五,中而不立,以是有悔,也有失。但它这个悔也被中和了,这个“失得”是有一失,也有一得。恤,是忧愁之意,就是说失和得都不要忧愁,因为这是中位,往吉。就是有所行,有所往,都吉利,并且无往而倒霉。往有庆也,这个“庆”字可贵,“往有庆也”上面讲无倒霉,这里又必定地讲“往有庆也”。“无倒霉”是含混的,而“往有庆”是必定的。这就是大喜了,因为是晋,以是得中很首要。
爻辞剖析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康侯,有人以为,康侯是指某一小我,但引经据典的话,普通不敷为信。这康侯也是指广义的,是指当时周朝有这么一个规定,凡是哪一个诸侯国的封地,管理得好,那就叫“康明安邦”,如许他就能得新的犒赏。“锡马蕃庶”,“锡”是赐;“马”,当然有马就有车。赐给一些有功劳的诸侯,赐给那些封地管理得好的诸侯,并赐以“康明安邦”之誉。蕃庶,是指多,是赐给他们很多的车和马。昼日三接,不但仅是赐他们这些,并且多次欢迎他们,非常欢畅地给他们的这些夸奖。这就是一种晋升的意义,这个晋不但是指小我获得了嘉奖,获得晋升,而是他所管的封地的百姓,都有晋的意义。
厉,吉,无咎,贞吝。这里是最成心机的了,“厉,吉,无咎,贞吝”都讲到了。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这里讲到“道”了,讲到晋升之道了,讲到晋升之道没有获得光大发扬,推行得不泛博。为甚么晋升得不泛博,哦!六五有庆了!晋升得那么顺利,无往而倒霉,有往就能吉,以是就去挞伐人家,如许是吉还是不吉?当然某些方面也吉,也无咎。但终偿另有厉,最后另有吝。对于实际来讲,对于当时来讲,那是一种吉,但再往远处看,往厥后看,但又留下了后患。恩恩相报,怨怨相结,留下了后患,以是这里的晋,落空了晋升之道,不该“有庆”了就去“伐邑”。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