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蠢蠢欲动[第2页/共4页]
可自从皇上亲政后,世铎就较着感到手中的权力一天不如一天。先是兵部可直接呈奏,然后参谋部也可中转天听,军机处就此丢了军权。皇上改总理各国事件衙门为交际部,李鸿章出任交际部长,以他的职位能中转天听到也没甚么。可仅仅一个月后李鸿章就被皇上升任总理,总理国度事件。而接任交际部长的唐绍仪又是从皇上的秘书处出来的,人家直接甩了军机处伶仃奏报。而后两江总督(固然还是代理的)严复,除了曰常事件的折子会进军机处以外,就没见过有首要一点事情的折子。莫非偌大的两江一年多来就没有产生太首要点的事情了?当然不是,那折子呢?天然是两江直接呈报皇上。而皇上现在搬到瀛台后,秘书处也就搬到翔鸾阁,由一个刚从大书院毕业的学子杨度出任秘书长。皇上的谕旨都改由秘书处制定公布,都不交给军机处存档。
“皇上一意推行新政,且不说这新政吵嘴,单是朝廷中上高低下的大臣们就反对不竭。可皇上为推行新政,将朝中反对的大臣不是被撤职回籍就是外派处所。如果皇上把朝中的老臣子们全数拿掉了,最多一年,太后在朝中就见不着几张如同主子这般熟谙的面孔了。”
“嗯,你这番话听起来另有几分事理。哀家也常跟皇上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么大的国度哪是急就能急出来的。起来吧。”慈禧点了点头望着世铎不急不慢的说道:“你的意义我明白,担忧皇上急功近利将朝局弄到不成清算的境地,你这也是老成谋国呀。你是王爷是朝中老臣,更是工头军机大臣。要有胸怀更要有担负,得空的时候把跟哀家说的这些话也眼皇上说说,皇上是明白事理的。”
“哦?”慈禧如有深意的看了眼世铎,渐渐坐回椅中:“皇上这么做是有些乱来了,以哀家看皇上是不是另有深意。皇上这是要干甚么呢?”
“熟谙也好,陌生也罢。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是皇上,他要夺职谁又要起用谁,谁又能撞拦得住。如果新政对江山社稷无益,又有何不成。”
“如果你们真没有废帝的心机哀家也就放心了,此时皇上是千万不能废的。且不说废了皇上找谁来当这个皇上,一但废帝,就给了那些个皇上的亲信大将起兵的话柄。就凭你们手中的那些个兵丁又岂是这些虎狼之师的敌手。只要皇上立于朝中,这些皇上的重将们才气听朝廷的旨意。朝局之关头就在一个稳字,要以大局为念。你归去奉告他们,还是训政吧。”
“那是功德呀。”慈禧不温不火的说着话:“皇上乃天下之主,学子们尽忠皇上报效朝廷此乃天下大义。并无不当呀。”
世铎顿时磕了几个头:“太后老佛爷明鉴。皇上现在正大力推行新政,特别是在两江和东北两地。东北地广人稀又刚经烽火故推行阻力不大外。但皇上新政在两江推行之时,却因为处所官员对新政阳奉阴违而推行不力。为此两江总督严复建议皇上直接从大书院派出学子出任处所县令,以利于新政之推行。主子觉得,皇上此举名为推行新政,而行收权之实呀。”
军机处自建立起就一向统辖朝廷秘密,不但有向天子保举官吏的权力,其权限更是超出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军机处票签后呈请天子唆使。天子的谕旨,凡属秘密,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经过军机处通过兵部送达处所的督抚,称为“廷寄”,内阁无权过问。军机处还立有“存记簿”,相称于秘密军机处值房档案,“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应密存事件,则密封存记”。军机处受命包办统统重雄师政事件,成为国度的政治中枢。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