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美人书(1)[第3页/共5页]
直得楼前身一死,季伦原是解风骚。
卷二
小青敛容起谢曰:“多蒙夫人爱同亲女,贱妾岂不知感,所恨命如一叶,与死为邻,只怕此生无由奉养!”语未毕,忽值妇至,遂各散去。
其三
不逐求凰来月下,冰心急似步飞烟。
盈盈金谷女班头,一曲骊珠众伎收。
垂帘只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环绕。
新汝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
呜呼!世之负才寥落,踯躅泥犁中,顾影自怜,若忽若失,如小青者,可胜道哉!
夫人因女夭亡,见了小青,倍加垂怜。小青又以夫人远去,转觉唏嘘。盘桓数日,遂与妇一同送出北关,挥泪而别。
唯小青临卒时,尝取花钿数件赠妪之小女,衬以二纸,正其诗稿,并前所载,得十绝句、一词、一古诗,共十二篇耳。
有顷,师至,即命写照。写毕,揽镜细视曰:“得吾形似矣,犹未尽我神也,姑置之。”
煮鹤生不堪惊奇曰:“斯岂小青娘之艳魄也耶。”遂回至船中,又续二章云:
夫人叹曰:“子言亦是,吾不子强。固然,好自爱,彼或好言语,或以饮食啖汝,汝乃更可虑。即朝夕所需,利用物件,只需告我。”遂相顾泣下沾衣,唯恐他婢窃听,徐拭泪还坐,寻别去。杨夫人每向宗戚语之,闻者莫不酸鼻云。
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或轩车南返,驻节维扬,老母惠存,如妾之受。阿秦可念,幸终垂悯。
相传会稽有一女郎,名唤李秀者,随父流寓豫章。适为燕客所见,倩媒纳聘,遂成花月期。岂知怜香护玉,北人终非当行。致秀郁郁不快,遂有绿绮白头之感。
复命捉笔于旁,而自与老妪指顾语笑,或扇茶铛,或检书帙,或自整衣褶,或代调丹碧诸色,纵其想会。斯须图成,果极妖纤之致,笑曰:“可矣!”
唯是错配匪人,暮年处寡,心匪席而难卷,志如霜而莫污。江水可投,白刃可蹈,此心耿耿,百挫不回,唯欲从我夫子于地下耳。如此方可谓之至难,故曰:“凌寒然后知松柏以后凋也。”
时已半夜,但闻雨声淅淅,乱洒芭蕉;风响萧疏,斜敲窗纸;孤灯明灭,香冷云屏。而愁心耿耿,至晓不能成寐。
喃喃了一会,复又笑曰:“狂且浊妪,无辱知我,若得与汝作水中清友,我来汝现,我去汝隐,汝非我不亲,我寻汝而至,洵足以相数晨夕,而能够无愁沉着矣。”
见说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
言讫泫然泣下。回顾侍婢俱已熟寝,遂援笔赋成一绝云:
烟水散人曰:红颜薄命,自古皆然。环佩空归,留青纱于绝塞;阳台擅嬖,织锦字於回文。其怨可谓深矣!然予谓小青之怨更有甚焉。盖狂童匪匹不亚□□,狮子扬威岂同黄里,而能寂处孤山,托芳怀于素萼,怨固堪怜,贞尤可取。此艳质香魂,羞见坠楼之句,不得为非烟而宽咏也。予尝于雨窗灯下读其诗,而为之抚掌称幸。夫史迁不被腐刑,则《史记》能够不作。姬若得其所归,则已合欢金屋,调笑鸳房,又何能苦思抒怨,而有零珠残玉,如十二章之诗,至今历历,犹在人丁耳间耶!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芳徽莫忘,彤管无愧。集小青为第一。
犹忆元夜南楼,看灯调笑,姨指画屏中一凭栏女曰:“是妖娆儿,倚风独盼,恍忽有思,当是阿青。”妾亦笑指一姬曰:“此执拂狡鬟,偷近郎侧,将无似姊?”于时角彩寻欢,缠绵彻曙,宁复知风骚云散,遂有本日乎?
小青求知己于世人,不得,而问之水中之影。夫太白举杯邀月,对影三人,唯太白之影可与太白对,小青之影可与小青语耶!读其诗,至“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