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双凤奇缘(23)[第1页/共5页]
非止一日,已到雁门关,王龙命部下军士向前叫关,说和番王传授回朝,快快开关。关上守城军士传闻,不敢怠慢,忙报知李元帅,元帅赶紧出关驱逐。王龙恐番兵进关不便,先在关外打发番兵回番,只带本技艺下从人跟从,进关上马,与李广见礼,分宾主坐定。元帅道:“殿元公十余年为国驰驱,可谓勤于王事了,但不知娘娘在番,目下如何了?”王龙见问,不觉两泪交换,便把娘娘为汉王守节,投河身故的话细细说了一遍,李元帅也非常感喟。王龙又道:“令侄李陵,不降番邦,尽忠而死。现在立庙立碑,以受千载卷烟。苏老丞相,已开释回朝。番王倒是个贤主,只可惜部下一班臣子,皆非保国良臣。”李元帅传闻,叮咛摆酒,代殿元公洗尘。二人坐下喝酒,只不过说的番邦言语,吃得尽欢而散,将王龙送至书院安息,过了一宵。
自叹人生皆合配,堪怜薄命断姻缘。
历尽关山刻苦辛,惨伤一命不悠长。
王龙还在那边痛哭,倒是番王相劝,叫声:“天使,人死不能复活,都是孤王福分太浅,费了很多心机,不能与昭君婚配结婚,到本日玉暗香沉,连尸首也打捞不着,美性命也好苦呀!”王龙口称:“狼主为了娘娘,赋税不知用了多少,兵将不知折了多少,心机不知费了多少,工夫不知等了多少,谁知娘娘这般烈性,狼首要算劳而无功了。”这几句话是王龙暗讥番王的言语,番王非不明白,现在敢怒而不敢言。即叮咛摆驾回朝,就传旨礼部,延请僧道,分在两处寺院,直立幡柱,各做道场,七七四十九日,追荐节女昭君。满朝文武,宫中嫔妃都来上祭。番王诚恳斋戒,沐浴焚香,致祭昭君。但见两处寺院,鼓钹频敲,卷烟环绕,看的人男男女女、老长幼少,人隐士海,好不非常热烈,这话不表。
本日芳魂归渺渺,孤坟一座怎生还。
满朝送葬遇国丈诗曰:
六合钟灵产越州,生来仙骨自风骚。
吟毕,又将第二杯酒奠倒地下,打了一躬,哭个不止,两旁全军听他一番祝告言语,一个个无不下泪。王龙又取第三杯酒敬上,叫声:“娘娘,这是终献了,娘娘魂其有知,可来享有微臣一点交谊。”说毕,又口占一概道:
话说王龙在白洋河口浮桥上面,命军士摆下祭礼,点起香烛,铺下红毡,大拜八拜,跪在地下,口称:“娘娘呀,微臣王龙本日回朝,特地到此祭奠,告别娘娘,愿娘娘芳魂早登仙界,莫负宫中叮嘱,特来带娘娘芳魂同路回中国去者!”说着,用手拈香一炷:“愿娘娘芳魂随臣而行,一起渡水登山,微臣叫你,不敢践约。”祝毕,将香放炉内。拜了四拜,又取香二炷:“愿娘娘升于仙界,要显灵圣,你是生在南边,不肯在北方做鬼,本日尸沉北方水内,你要随水流于南边,不成使芳躯葬于他乡。”祝罢,将香放于炉内。又取三炷香:“愿娘娘当代为国丧身,未享分毫繁华,不幸恩爱伉俪,又被拆散,但求来世再转皇宫,伉俪偕老,同到白头。”祝毕,将香放在炉内。又拜四拜,站起家来,但见冷风几阵,黑云迷漫,四野顿长愁云,长江掀起白浪,也是王龙一念之诚,娘娘阴魂暗来受享。
为国忘身一女子,此心真可对彼苍。
若知巾帼胜须眉,怎料祸端生腋肘。
恩典堵截三千里,异地羁留十六年。
蜻蜓不向钓竿立,怕惹游鱼吃一惊。
王龙上香已毕,又来奠酒,用手固执酒杯,大哭道:“臣记得随娘娘一起出京,常命臣吟诗和韵,本日臣特具祭酒一樽,祭奠娘娘。未写祭章,一杯酒儿,吟诗一概,以作祭文。”说毕,先敬第一杯酒,口占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