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双凤奇缘(18)[第1页/共5页]
八角叉儿古松树,遮天蔽日现龙形。
只望留下安身计,问事点头三不知。
芙蓉岭上碧波泉,清浊不分摆布旋。
忽见黄门官启奏道:“今有边关李广送来番使二名、小番八名,口称奉番王之命,送娘娘和番的朝服到来,不敢擅入,午门候旨决计。”汉王闻奏,传旨:“令昭君暂入宫中清算,召进番使。”番使一齐俯伏金阶,献上娘娘的番服一套。汉王便将番服翻开一看,就问番使:“是何名色?”番使回奏道:“这是娘娘戴的鼓子绒帽一顶,斑斓妆成,上嵌珊瑚、虎魄、珍珠、玛瑙各八颗,中嵌冬珠一粒,绣成龙形;这是一件凤凰三点头的彩服,内有夜明珠二十四粒;这是江山地理图裙,此俱是无价之宝。若娘娘穿了这套衣服,在黑暗中行走如同白日,光彩万道,瑞彩千条。”汉王含泪收了这套衣服,叮咛番使在馆驿服侍。番使领旨,退出朝门,不表。
§§§第四十九回雪拥马蹄见学士心
昭君闻声后二句续诗,又震惊苦怀,两腮泪珠滚滚,叫声:“御弟呀,你这两句诗,又未免惨煞哀家之心了。”王龙一听昭君此语,只吓得在顿时欠身道:“小臣是口中乱道,娘娘休得介怀。”昭君道:“御弟不须惊骇,谁来罪你?你是出于偶然,待哀家明白说与你听罢。想你妻房在家,乃是净水,哀家本日和番,就是浊水了。”王龙在顿时连称不敢道:“臣妻性本呆笨,娘娘是天赋聪明,不敢与娘娘比较清浊之分。”昭君道:“御弟又来客气了,哀家与你妻房,一样姑嫂相称,有什高低。”王龙道:“这是蒙娘娘恩情汲引。”昭君又叫声:“御弟,你看这岭名芙蓉,取的好名字,待哀家借芙蓉二字为题,吟诗一首,御弟可随题和韵,聊解闷怀。”王龙道:“臣又恐吟诗,以助娘娘悲伤,取罪不便。”昭君摇手道:“无妨事的,哀家与御弟同是刻苦之人,做出诗来,老是悲伤之语,以助愁肠,诗中有甚么兴头话?”王龙口称:“领旨,恭请娘娘吟诗出韵。”昭君又借芙蓉二字,吟诗一首:
兽炭频烧佐酒觞,才子醉倚象牙床。
仲春清楚杨州路,此地难弄月咏轮。
昭君在顿时只做了前面两句,前面两句一时未曾想起,便叫:“御弟,代哀家凑成一绝,解奴忧愁。”王龙道:“恕臣无罪,方敢续上。”昭君传闻,连连点头道:“御弟伴奴一起,千山万水,受尽辛苦,还分甚么君臣之礼?况到了他乡,又是兄妹相称,不必过谦,快快想来。”王龙道:“既是娘娘叮咛,恕臣大胆,后二句代娘娘续上,伏望娘娘改正。”昭君道:“御弟且念与奴听。”王龙在顿时,口念后二句道:
三春花景都已过,草木森森尽残落。
芙蓉根自种江中,水面浮沉有玉容。
§§§第四十八回芙蓉岭王龙和新诗
妾与芙蓉同一体,如何人不看芙蓉。
谁知番使非常催促,昭君叮咛李广道:“非是哀家不肯出关,只为汉王临行,曾叮嘱哀家,指日御驾亲征,故此哀家在关,略等几日。将军可对番人说是哀野抱病,病好马上登程。”李广承诺下来。这是昭君哄弄番人,一时权宜之计。哪知昭君盼想汉王,肝胆寸裂,望穿眼儿,一片痴心,等了半月,总不见汉王出兵音信。心中好不沉闷,只得将带来琵琶取出,弹了几句曲牌名儿,以解闷怀。弹的是:
只因一夜阳台梦,闷杀巫山枕畔香。
七里铺中开酒市,来往打尖在荒村。
话说昭君见虎来扑她,吓得几近跌上马来,慌得王龙惊骇娘娘御驾,急命众军士速去捉虎。众军士领令,不敢怠慢,各执兵器,去捉那虎,番使也举兵器,在旁庇护。昭君与王龙在顿时浑身颤栗,但见那些兵卒赶着这虎,右旋左跳,缉捕不住,虎又不退,弄得诸军没法,眼巴盼望着那虎,又不退,又不能过此山,只急得大家暴跳,个个心慌。但见日已西沉,又无宿处,昭君在顿时仰天长叹道:“不如死于虎口,完整名节,倒也罢了!”昭君一口气怨气冲天,就轰动本山地盘,道:“仙女有难!”仓猝变了一个猎户,手执钢叉,雄赳赳奔上山来,大呼一声:“牲口,休得无礼,俺来擒你。”那虎见猎户,识得是地盘化身,把头摇了两摇,尾翦了三翦,窜过对山而去,猎户也举叉直奔对山而去。众军士一齐号令,也赶过山去,虎也不见,猎户也不见。大师都道惊奇,只在空位拾得一个纸帖,拿返来禀知娘娘。昭君接过一看,只见上写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