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1页/共3页]
这首诗引着两个前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斐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唆使,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水沟。”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向来阴骘能回福,举念须知有鬼神。
且说施复回到家里,浑家问道:“为甚么去了这大半日?”施复道:“不要提及,将到家了,因着一件事,复身转去,担阁了这一回。”浑家道:“有甚事担阁?”施复将还银之事,说向浑家。浑家道:“这件事也做得好。自古道:‘横财不富命贫民。’傥然命里没时,得了他反生灾作难,到未可知。”施复道:“我正为这个原因,以是还了他去。”当下佳耦二人,不以拾银为喜,反以还银为安。衣冠君子中,多有见利忘义的,不料愚夫愚妇到有这等见地。
窦公扶起,分外又赠银两而去。其他善事甚多,不成列举。一夜,复梦先人说道:“汝合无子无寿。今有还金阴德各种,名挂天曹,特延算三纪,赐五子显荣。”窦公自此愈积阴功,结果连生五子:长仪,次俨,三侃,四偁,五僖,俱仕宋为显官。窦公寿至八十二,沐浴相别亲戚,谈笑而卒。安乐老冯道有诗赠之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一日傍晚,于延庆寺侧,拾得黄金三十两、白金二百两。至次日朝晨,便往寺前等待。少顷,见一后生涕零而来。禹钧迎住问之。后生答道:“小人父切身犯重罪,禁于狱中,小人遍恳亲知,共借白金二百两、黄金三十两。昨将去赎父,因主库者不在而归,为亲戚家留款,多吃了杯酒,把东西丢失。今无以赎父矣!”窦公见其言已合银数,乃袖中摸出还之,道:“不消焦急,偶尔拾得在此,相候久矣。”这后生接过手,翻开看时,分毫不动,叩首泣谢。
裴度走向前问道:“小娘子因何恁般啼泣?”那女子道:“妾父被人陷于大辟,无门伸诉。妾日至此恳佛阴祐,克日幸得从轻赎锾。妾家贫无措,遍乞高门,昨得一朱紫矜怜,助一宝带。妾以佛力而至,适照顾呈于佛前,顿首伸谢。因赎父心急,竟忘收此带,仓忙而去。行至半路方觉。吃紧赶来取时,已不知为何人所得。今落空这带,妾父料无出狱之期矣!”说罢又哭。裴度道:“小娘子不必过哀,是小生收得,故在此相候。”把带递还。那女子收泪拜谢:“叨教姓字,他日妾父好来伸谢。”
当时来往的人,当作奇事,拥上一堆,都问道:“在那边拾的?”施复指道:“在这阶沿头拾的。”那后生道:“可贵老哥如许美意,在此等待还人。若落在别人手里,安肯如此!现在到是我拾得的了。甘心与老哥各分一半。”施复道:“我若要,何不全取了,却分你这一半?”那后生道:“既这般,送一两谢仪与老哥买果儿吃。”施复笑道:“你此人是个白痴!六两三两都不要,要你一两银子何用!”那后生道:“老哥,银子又不要,何故相报?”世人道:“看这位老兄,是个厚德君子,料必不要你报。不若请到酒坊中吃三杯,见你的意罢了。”
且说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伉俪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度日。这镇上都是温饱之家,织下绸匹,必积至十来匹,起码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那大户人家积很多的便不上市,都是牙行引客商上门来买。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一日,已积了四匹,逐匹把来方方折好,将个布袱儿包裹,一径来到市中。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